听闻后也开设的大明皇家商行乃是大明第一大商行,所以下官想请侯爷伸出援手支援一二,至少能让百姓撑到来年第一批粮食收获,否则百姓一旦没了粮食,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下官可就愧对百姓愧对陛下了。
所以下官希望大明皇家商行能够伸出援手,支援下官一批粮食,能让百姓支撑到明年三四月份,下官替台湾的百姓谢过侯爷了。”
说完,毕自严站了起来朝杨峰深深做了个揖。
杨峰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毕自严这话乍听起来挺有道理,可细细一想却很不对劲。
大明皇家商行说白了只是杨峰的个人产业,凭什么让他一个人养活数十万百姓,什么事都让他做了,那要他这个巡抚做什么?
杨峰摇头道:“毕大人,此事恕本侯不能答应。”
一旁看不下去的夏大言也说话了,“毕大人,赈灾乃是朝廷的事情。再者说了,您可是朝廷新任命的巡抚,若是一有什么事情就推给侯爷,还要您这个巡抚做什么?”
夏大言的话也代表了大部分的心声,当官一定要将私事和公事分清楚,用自己的银子去办公家的事情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是强行要求人家去做呢。
毕自严苦笑着一摊手:“夏大人,本官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您也知道,先前朝廷拨了一百万两的迁徙银子,可全都……
诶……此事不说也罢。为了这事陛下大发雷霆,责令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三司会审彻查此案。可即便如此这些银子短时间内也是弄不回来的。
虽然随后陛下又从内库调拨了五十万两银子给本官,可如今数十万百姓要用到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五十万两银子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故而不得已才向侯爷化个缘。”
“话虽如此,可此事本侯也爱莫能助。”
杨峰摇了摇头,别看他先前安置那些移民的时候又是买帐篷又是买粮食的,但这只是自发的短期行为。
毕自严的事情却属于长期行为了,且不说要养活数十万百姓长达几乎半年的时间需要多少粮食和银子。就算是这次杨峰将这笔银子给出了,那么下次还有这种事情呢,是不是又要他掏银子和粮食?
杨峰至今还记得他念书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某件事成为习惯后,那么这种事必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刚开始的时候,他出银子毕自严和迁徙来的数十万百姓或许会很感激他,但一旦成为习惯后,他们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乃至有一天杨峰不愿意出银子赈济或是帮他们,那种感激便会立刻变成仇恨,老话说的斗米恩升米仇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