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迟疑了一下,他这才想起来此次出京之前朱由校对他的叮嘱。
朱由校在他离京前就嘱咐过,此番来辽东要以练兵为主,将这三万京营好好淬炼一番,让他们成为经历过战火的老兵,等回到京城后以这三万老兵为种子再次对京营扩建,最终恢复到洪武和永乐年间的京营规模,到了那个时候京营可就不是只有区区三万人马了,数量很可能翻个好几倍都有可能。若是自己将被朱由校视为种子的三万京营折损在这里,他有何面目回京城见皇上?届时他恐怕除了自裁之外就没有别的方式谢罪了吧。
一想到这里,卢象升就感到后背一阵发凉,甚至感到一阵冷汗开始从额头渗了出来,过了一会他才举起双手对着杨峰长长的作了一个揖,郑重地说道:“多谢侯爷提醒,原本下官还有些不解,为何侯爷在占尽了上风之后为何不趁机占领盛京,反而要主动班师回朝,现在看来却是下官有些想当然了,感情里面还有那么多的门门道道下官没想到啊!”
看着恍然大悟的卢象升,杨峰有些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建斗,你是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将来是要出将入相的人。要知道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一个不小心的话,咱们就很有可能赢了战争但最后却倒在了朝堂上,这种例子古往今来还少吗?即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替本侯着想啊,若是江宁军损失太大的话,福建一带恐怕又要生事端了。”
“侯爷说得对,确实是末将想得太简单了。”
卢象升一脸愧色,这时候他才想起,其实不止是他,就连杨峰也同样如此。现在是个人都知道三万京营和杨峰的江宁军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最坚强的依仗,朱由校近年来在朝堂上为什么能威严日盛,如今更能强行在福建开始废除海禁,并开始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还不是因为他手中握有大明最精锐的两支军队么,一旦没了江宁军和京营,朱由校这个皇帝恐怕就不好当了。
想通了这点后,卢象升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和杨峰拱手告别后带着三万京营将士踏上了返回京师的路途,和他同行的还有赵率教的六千辽东骑兵以及分到的金银财宝以及牛羊战马,至于杨峰则是途径辽阳、鞍山、盖州,然后通过海路返回福建,和他通行的还有两万多掳来的满洲百姓,这些人未来二十年都会在福建各个船厂、作坊里干活,想必那些船厂的工头们都会很乐意接收这些不需要开薪水的工人。
第0463章 朝廷格局
大明朝堂这些日子的气氛有些诡异,前些天朱由校突然下旨任命工部侍郎崔呈秀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又将田尔耕替代了骆思恭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紧接着内阁首辅顾秉谦又向皇帝上折子求骸骨,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诡异。
魏忠贤身为九千岁,在外头有一栋自己的宅子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今天他在自家的宅子里接见了几名客人。当然了,严格的算起来不能说是客人,应该是他的帮闲或是狗腿才对。
这些人包括了新任的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的吴淳夫、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和杨衰等人,光是从这些人的阵容来看就可以看得出来魏忠贤如今在朝堂上的权势是何等之庞大。
魏忠贤穿着红蓝相间的首领太监服饰,正慢条斯理的品尝着香茗,下面七八名心腹则是低声说着话,看上去是一片和谐。
过了一会,魏忠贤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正在闲聊说话的众人其实都在暗中观察魏忠贤,看到自家老大放下茶杯后,几乎所有人都停止了手中的动作,同时也闭上了嘴,同时对自家老大行注目礼。
“诸位!”魏忠贤先是扫了眼众人才轻声道:“今日辽东送来的八百里加急诸位想必都知道了吧?”
“好叫公公得知,都知道了。”
众人齐声应了起来,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工部尚书吴淳夫更是感慨道:“没想到啊,江宁侯竟然能把鞑子逼得定下了城下之盟,赔偿了咱们十万两黄金和一百万两银子,更有牛羊战马无数,简直是大涨我朝威风啊,如今民间都在盛传江宁侯乃是岳武穆转世,看来确实是有几分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