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闻言点了点头道:“朕也觉得蹊跷,不过满速儿未死乃事实,陈九畴却上奏说他死了,所以无论如何,陈九畴均罪责难逃。朕已经下旨召他回京问罪,届时将交由三法司会审,其中到底是不是另有隐情,到时自然见分晓。”
徐晋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陈九畴没有核实吐鲁蕃首领满速儿确实已死,便匆匆上奏,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承担责任也是应该的。
“对了,朕决定起用王琼代替陈九畴巡按甘肃,徐卿以为如何?”朱厚熜兴致勃勃地问道。
徐晋不动声色地道:“王琼确是个人才,不过臣以为前三边总制杨一清好像更加合适些。”
若论名气,杨一清远胜王琼,而且杨一清曾经两次总制三边(陕西、甘肃、宁厦),在当地威名赫赫,确实比王琼要合适。
嘉靖帝沉吟道:“朕也考虑过再次起用杨一清总制三边,但是杨一清如今已经七十有二了,如果还让他镇守边疆,朕于心何忍啊!”
“皇上何不问一问……”徐晋正想说皇上何不问问杨一清自己愿不愿意,结果一名太监连滚带爬地扑了进来,一边放声大哭道:“皇上不好了,慈寿皇太后……薨了!”
“什么!”朱厚熜瞬时面色剧变,徐晋也是大吃一惊,什么情况,张太后……竟然薨了?
第0817章 朝中风云
宣府和大同历来便是军事重镇,乃大明抵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门户要冲,常年有重兵把守,玉林卫便是众多的驻军之一,其驻地便在大同府右玉县,而嘉靖元年,前吏部尚书王琼正是被贬到玉林卫中充军。
时值盛夏,暑热尤盛,尽管已经入夜了,依旧热得汗流浃背。此刻的玉林卫营地中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玉林卫指挥使张寅正在为王琼饯行。
原来就在今日白天,嘉靖帝的圣旨到了,要调王琼回京侯任,后者接到圣旨后欣喜若狂,仰天大笑三声,随即决定明日启程归京,是故指挥使张寅今晚摆下了酒席为他饯行。
玉林卫指挥张寅约莫四十许岁,卧蚕眉,丹凤眼,国字口面,颌下留有三缕长须,倒是生得仪表堂堂,若是再使一柄青龙偃月刀,活脱脱便是个关云长再世。
话说这个张寅表字子希,原是太原卫指挥使,去年底才调任玉林卫指挥使,此人到了玉林卫,仿佛能掐会算似的,待王琼这个充军罪臣特别好,平日不仅不用他干活,而且还好酒好肉招待着,结果王琼现在似乎真要东山再起了,知情者均暗赞张寅有眼光,投资了王琼这个“潜力股”,日后好处大大的有。
要知道王琼当初被贬时已官至吏部尚书,这次重新起用,职位最低都是六部尚书,这可是朝廷中枢的部院大佬啊,别的不说,只要他在皇上面前替张寅美言几句,后者就能受益匪浅了。
这时,只见张寅举起酒杯,笑吟吟地道:“下官敬德华(王琼表字)兄一杯,在此预祝德华兄此番回京顺顺利利,前程似锦,大展鸿图,升官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