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皇上!”徐晋站起来,匆匆扫了御座上的朱厚熜一眼,见到那小子绷着脸,一副严肃的样子,却促狭地偷眨了几下眼睛。
徐晋自然不敢在一众官场大佬面前跟嘉靖帝“眉目传情”,一本正经地开始述职,所谓的述职就是向老板做工作报造。
徐晋昨晚早就打好了复稿,再加上他本身口才便了得,抑扬顿挫地将在山东所做的各项工作简单地概述一遍,然后将圣旨交还,这就是所谓的交差。
朱小老板听完徐晋的工作报告后,满意地点头道:“徐卿辛苦了,徐卿此行赈灾、除贪、镇压反贼,劳苦功高,不赏不足以彰其功。毕云,宣朕旨意!”
司礼监秉笔太监毕云连忙捧着圣旨上前,笑吟吟地唱道:“徐晋上前听旨!”
徐晋再次上前跪倒,太监毕云打开圣旨大声宣读:“奉天必承运皇帝,制曰:……特此擢升徐晋为翰林侍读,兼兵部员外郎,主兵备武库事。以军功特进封为靖安伯,食禄八百石,赐诰,袭爵一世,另赏银万两,绢三百匹、锦一百匹、纻丝三百匹、纱罗两百匹,东珠五十颗,南珠五十颗……”
一长串赏赐的物品,品种多达上百种,总价值估计有两三万两,这让在场的官员都不由侧目。户部尚书杨潭更是牙痛上火,昨天徐晋才把五十万两赃银给了内库,今天小皇帝便赏了徐晋几万两,咋看都像是在分赃。
“臣领旨,谢主隆恩!”徐晋双手高举过顶,接过毕云手中的圣旨。
尽管关于徐晋的封赏早就有消息传出了,但此时亲耳听到宣读圣旨,满朝文武依旧都羡慕得眼红,这真是升官又发财了!
紧接着,毕云又宣读了对其他将领的封赏,这次参加镇压山东反贼的将领中,除了徐晋级外,功劳最大的自然要轮到归德卫指挥使黄骐了,直接被擢升了两级,调到山东任都指挥使(正二品武官),另外,其余的将领也受不到同程度的封赏,谢二剑和戚景通都被擢升为千户,而王林儿也升了一级,从千户变成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武官)。
这次的大朝会本就是朝贺的性质,不奏政事,所以宣读完封赏的圣旨后,很快便宣布退朝了,不过徐晋被朱厚熜留了下来。天子对徐晋的这份亲近,让内阁首辅杨廷和都有点吃味。
“哈哈,徐晋你果然没让朕失望,干得不赖哈,还给朕的内库捞回了几十万两银子。”
待到群臣都离开的,朱厚熜立即便把碍事的帘冠脱了,很没形象地靠坐在龙椅上,翘起了二郎腿。徐晋不禁无语,此处是奉天殿,他自然不敢像朱厚熜那样放肆,恭敬地站着道:“为皇上分忧是微臣的本份!”
朱厚熜翻了个白眼道:“这样说话无趣得紧,算了,朕还是明天溜去你家,你再给朕讲一次剿灭反贼的事,刚才说得太简略,听着不过瘾。对了,朕还要吃香辣羊杂,可别忘了。”
徐晋哭笑不得地道:“臣……遵旨,敢问皇上要多辣?”
“变态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