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听见了,但却没有回应。
洪承畴自缢,怕是最好的选择了。
“埋了吧……”
很久很久,多尔衮吐出三个字。
……
席子一卷,一杯黄土,几块乱石,没有墓碑,只有丛生的杂草为伴,就这样,在明末清初的卷起大风云的洪承畴,永远的留在了黑龙江畔的荒山野岭之中。
……
原本,吴三桂并不想接纳建虏的投降,他想着搜出建虏主营所在,一举歼灭,一了百了,但建虏主营藏的极其隐蔽,一时搜不出,而张煌言认为,建虏残余已经不到千人,但使将福临多尔衮两个首脑押到京师,其他人就掀不起大浪,且蒙古玉玺对大明十分重要,不宜冒险。
最终,张煌言决定接受建虏的投降,但却拒绝将建虏残余重新安置回赫图那拉,只答应将建虏残余安置在辽东境内,且只是现在跟随多尔衮福临的,那一些已经散落的建虏部众,不在这个范围内。
“此已经是我大明最大的容忍了,也是本官能争取的极限,勿要抱持幻想,一误再误!”
张煌言告诉索尼。
……
“王爷,张煌言是一个正人君子,一诺千金,他的话,奴才以为可以信。”
索尼回禀多尔衮。
多尔衮默然了半晌,木然道:“不是什么王爷了,以后就叫我多尔衮。”
……
眼见不能动摇,而随着明军搜索范围的扩大,己方的老营随时都可能被发现,到时,怕就没有谈判的机会了,最后,多尔衮不得不放弃了这一项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