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夏秋之际,连连兵败,丧失部众的林丹汗病死于青海大草滩。
1635年,被多尔衮大军包围,走投无路的林丹汗的遗孀及长子额哲率领余部奉“传国玉玺”,投降多尔衮,蒙古独立政权彻底宣告灭亡。随后,蒙古各部奉皇太极为蒙古可汗,并尊呼为“博格达彻辰汗”,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可汗,统治蒙古的二元身份至此开始,直到满清灭亡。
因为察哈尔蒙古的不同身份,建虏对察哈尔蒙古非常提防,担心再出一个林丹汗,因此自从收服之后,就想方设法将其分解,不过即便如此,察哈尔蒙古也依然是一个大部。
林丹汗之后,其长子额哲被封为察哈尔亲王,但没几年,额哲就死了,亲王的爵位落在了林丹汗的次子,也是遗腹子的阿布奈的头上。
初生牛犊不怕虎,阿布奈今年刚刚十五岁,什么事情也没有经过,不知道明军的利害,对麾下兵马的战力,也没有了解,只是自傲于自己成吉思汗后裔的“尊贵”身份,时时想要建功立业,隐隐地,已经有其父林丹汗,志大才疏的样子了。
前番乌克尔河之战,建虏征调察哈尔蒙古,但阿布奈年纪小,不到十五,没有被准许亲征。
听闻乌克尔河失败之后,阿布奈十分不甘,认为如果是自己领兵、带兵的话,就算不胜利,也不会落的失败。
阿布奈一直想要证明自己,但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明军大举来袭,他终于可以领兵出战了,他如何能不兴奋?
阿布奈兴奋,但身边人却是清醒,知道明军已经不是过去,此番前来的又都是明军精锐,领兵的更是孙传庭,绝对不好对付,于是劝道:“王汗,明军势大,还是应该立刻向英亲王求援。”
“不用,我自迎战之!”
阿布奈豪气无比,舞了舞手中的长刀,仿佛已经斩下了一颗明军人头,眼中不由放光,口中大声的拒绝。
阿布奈不求援,但义州城中,除了阿布奈,还有五百建虏披甲兵和一千名汉军旗,他们可不听阿布奈的命令,听闻明军大军来袭的消息后,连忙向锦州急报……
……
原本,义州在锦州的北面,大明如果兵出山海关,从宁远进兵,收复锦州,那义州就是锦州的后方,可持续不断的为锦州提供和支援,当年,建虏能长期围困锦州,靠的就是在义州的屯田。
但现在,大明从蒙古草原出兵,直插锦州后方,义州反倒是变成前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