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连续下了一天一夜,冻结了乌克尓河,也将双方的军事行动都冻住了,这种恶劣天气下,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无法大规模的行进和发动进攻,各军都窝在帐篷里取暖,柴薪和棉衣变的极为重要,虽然多尔衮早有预料,此次出征,除了粮草,沿途也收集了大量的柴薪,棉衣也有所预备,但漫天的大雪之中,全营上下的疲惫和士气不振,还是让他忧心忡忡。
算时间,鳌拜应该已经到墙子岭了。
明军为何岿然不动,难道不担心京畿的危机吗?
又或者,大雪阻隔,消息还没有传来,甚至是鳌拜行动失败,没有能破关入塞?
多尔衮眉头深锁。
——如果明军不动,那就意味着明军没有上当,以双方现在的兵力对比和后勤补给的遥远,大清其实是落于下风的,僵持的时间越长,大清的胜机流失的也就越多,因此,尽早决战才是上策,但现在决战,大清却并没有胜利的把握,一个不慎,甚至有可能落的失败的下场。
一旦失败,那就什么也没有了。但如果不战,现在就撤走,任由蒙古草原的人心滑向明国,回到沈阳的自己,必然会遭到铺天盖地的弹劾,不说辅政王,就是睿亲王的爵位,怕也是难保……
所以,他不能轻易放弃,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能撤退。
想到此,多尔衮忍不住咬牙切齿——若不是土默特人背信弃义,倒向明国,他又怎会落入现在的窘境?说不得现在早就获胜了。
土默特,善巴,有朝一日,本王必将你们全部诛灭!
……
晚间,隆武帝朱慈烺在大帐宴请刚刚被册封为土默特大国公的善巴。
善巴今年五十有余,标准的蒙古汉子,看起来身形极为壮硕,不过在大明皇帝面前,他却是小心翼翼,满脸恭敬,丝毫没有桀骜之色,并不只是因为大明皇帝乃是天下至尊,有长久的威严,更因为年轻的隆武帝英气勃勃,目光深沉,严厉而又不失温和,令人不敢直视。
——善巴自认是有一些识人能力的,他知道,隆武帝非是常人,加上隆武帝数次击败建虏,关于他的传说在草原上广为传播,善巴知道,建虏迟早要被大明剿灭,现在投向大明,虽然不一定是最好,但却一定是最恰当的那个选择。
更不用说,大明皇帝破天荒的第一次要迎娶他的女儿,草原最美丽的女子娜仁为贵妃。
这是土默特最大的荣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