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田兵军旗之下。
玉田总兵刘耀仁放在千里镜,对站在身边的通州副将李国英说道:“果然如陛下所料,蒙古鞑靼的主力,向我们扑来了。”
李国英出身辽西,崇祯五年,和父兄一起,跟随左良玉入关剿贼,到现在,已经积功做到了副将,若说在左良玉麾下,王允才是骑兵第一将,那他就是第二将,左良玉在世时,对他十分器重,倚为心腹,但左良玉去世之后,面对朝廷的诏令,他虽然曾经有所犹豫,但却是决定接受朝廷任命,并不惜和左梦庚兵戎相见,到任通州之后,他也全力整兵,想要做出一番功业,今日重新面对建虏蒙古兵,又知道皇帝陛下正在南面的主力大军之中,此时正盯着他看呢,因此他摩拳擦掌,急于想要表现一番,听了刘耀仁的话,他立刻抱拳道:“刘总镇,末将愿带兵出阵,杀杀蒙古人的锐气!”
“不,蒙古人气势正盛,尚不是和他们正面决战的时候,你的主要任务,还是拖延,不使他们搅乱我军布阵的步伐。但是我军阵型完成,就是你功劳一件!”
刘耀仁道。
历史上,刘耀仁并没有留名,但他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儒将,为人冷静,有大局观,朱慈烺整饬京营发现其才,所以拔擢为精武营副将,白广恩下狱之后,玉田总兵一职空缺,朱慈烺首先想要的就是他。
今日,玉田兵独自从东面来,肩负重任,一开始,朱慈烺就令人将今日做战构想和大略战略告知了他,所以刘耀仁心中很清楚,今日他玉田兵的首要任务不是攻,而是守。只要磨了蒙古人的锐气,不使他们从东面突破,那陛下和军机处的战略目的,就算是完成了,时间拖延下去,大明必胜。
“明白!”
李国英抱拳,随即带着麾下八佰骑兵出阵。
于是,“咚咚咚咚~~”列阵的小鼓敲响,三角军旗摇动,玉田兵和京营兵加上通州兵的七千人,摆出了一道长长地偏平阵,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字形,而是品字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突出的小方阵,就如城墙的马面和棱堡的突出部一样,不但可以顶住敌人的正面冲锋,也可以向两边输出火力,成为一个支援点。
——这个小方阵由厢车和大盾环绕,大盾都砸入地下,是真正的盾墙,长枪手鸟铳手投弹手藏身其后,蒙古人想要突破他们,绝不容易。
这种布阵方式,并不是刘耀仁临时想起,而是京营早有操练,十五年,在当时还是太子的隆武帝的点拨之下,众位将军和参谋反复研究和演习,最终确定下了三个野战阵型,以应对不同的情况,并反复操练。
不过从十五年到现在,却一次也没有运用过,原因就是因为这两年以为,大明和建虏进行的大部分都是城池争夺战和猝然遭遇战,没有野战布阵的机会。
而真正的大军野战,今日是第一次。
在玉田兵布阵的中间,蒙古骑兵不停的骚扰,弓箭连射,李国英率领八佰骑兵护在左翼,玉田副将梁甫先率三百骑兵护卫在右翼,连续挡住了蒙古骑兵连续三轮的骚扰,当罗额尔德尼的浩齐特右旗蒙古大军,呼哬着,席卷而来,天地变色之时,李国英望了一眼中军所在,也就是大明皇帝所在的方向,又回望了一眼,见玉田兵的阵型,还没有完全列成,心知他必须再拖延一阵时间,于是举刀高呼:“弟兄们,再杀鞑靼一阵,待到军阵完成,我军就必胜,建功立业,就是今日啊,随我杀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