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页

……

但朝中的风波,并没有平歇,弹劾王永吉的奏疏,像预料的一样,如雪片般的飞来,朱慈烺全部留中不发,四两拨千斤,一如当年群臣弹劾李如松,万历皇帝的处置一样,而王永吉也很乖巧,自己主动上疏请辞,承担责任,但被隆武帝驳回。

群臣并不放过,继续攻讦王永吉。同时的也有人开始将战火导向蒋德璟和堵胤锡。

朱慈烺知道,自己非有一个鲜明的态度不可了,不然此事将没完没了。

于是发下明诏,清楚的告诉群臣——王永吉是奉了朕的旨意办事,王永吉有罪,那就是朕有罪,如果你们做臣子的,都觉得朕有罪,那就上疏弹劾朕吧,但是你们能说服朕,朕不但认错,连着一个皇位,都可以不坐了。

明诏一发,所有人都骇然。

隆武帝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朕知道,你们对朕设立农政和数学,有很大的意见,但你们每一个都扪心自问,农政和数学究竟是不是经世致用之学?在学好八股之外,再多通晓两门经世致用之学有什么不好?什么也不会,力不能缚鸡,没有去过农田,不知农政,亦不知数学,这样的人,或许可能是一个清明君子,但就现在的灾年来说,却绝不会是一个治世的好官。”

“县试、乡试可以只考八股,但殿试,却非加农政和数学不可!”

“你们想的是读书人的书本,圣人的传续,朕想的却是大明千秋万世的江山!朕心坚定,此事到此为止,再有人就此上疏,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者,一律流放云南!”

第963章 不预不立

崇祯十七年八月。

周延儒罢相后不久,科举新制的风波,渐渐平息,树叶枯黄,秋风大起,京师原野之外,到处都是黄灿灿地玉米地之时,襄阳有消息传来。

朝廷准左营众将所请,追赠左良玉为太子太师,任命左梦庚为湖广总兵官、并挂平贼将军印,同时的,以军功为名,大力拔擢左营麾下众将,原左营大将王允才为保定总兵,马士秀为河南总兵,李国英为通州副将,惠登相为永平总兵,其他众将都有升迁和调动——明着是升官,实则是将左营有实力的将领,全部调走,等于是去了左梦庚的左膀右臂,一旦这些人都听命离开,左梦庚成了孤家寡人,想反也是反不起来了。

这是朝廷的阳谋。

左梦庚虽然是一个草包,但却也能看透,于是他秘会这些将领,痛哭流涕,先说左良玉的恩情,然后请求这些将领留下,不要舍下他一个人,副将马士秀和左良玉交好多年,对左良玉感恩戴德,面对左梦庚的哭求,他难舍过去的情谊,点头答应了,惠登相出身流贼,对朝廷始终不信任,面对左梦庚所请,也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