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粮草送到?求粮的人,回来了没有?”
刘肇基现在最担心的,依然还是粮草。
……
武昌。
在张献忠离开武昌的第二天,左良玉大军就从汉阳渡过长江,收复了武昌,将左营大旗插在了武昌城头,等到牛成虎的秦兵和一万精武营从黄州渡过支江,来到武昌城下时,武昌已经被左良玉占据,于是两军只能在城外扎营。而后,左良玉牛成虎都接到了太子的命令,不必追击张献忠,暂时在武昌修整,而这,正和他们两人的心意,虽然流贼能战之人不多,但人海战术使将开来,三十万人站在那里让他们砍,都有可能把他们累死,更何况张献忠一向狡诈,非常善于伏击,追击有可能会吃瘪,现在有太子的命令,他们都非常乐意听从。
三天后,武昌阳逻镇。
武昌的文武百官,在江边迎候太子。文官以承天巡抚宋一鹤为首,武将则是平贼将军左良玉。
而在等候的中间,一个好消息又传来,太子从京师带来的三万大军,已经到了汉川,其前锋五千人,甚至已经是到了汉阳,现在正在过江,等于朝廷聚集在武昌的人马,已经将近九万人,粮饷也正源源不断的从扬州各地运来,后勤无忧,全军士气大振。
最重要的是,此次大战,乃是太子殿下亲自挂帅,众人的信心就更是充足,尤其是宋一鹤等文官,一个个都是喜上眉梢,觉得湖广的贼乱,很快就可以平息了。
不同于文官的喜悦,平贼将军左良玉的眼神里,却是藏着一些掩不住的阴郁。
收复汉阳和武昌固然都是大功,但再大的功劳,怕也是比不过吴甡的身死……
虽然汉阳之战后,朝廷对左良玉不奖不罚,但左良玉太了解吴甡和太子的亲密关系了,为了平息太子的怒火,左良玉将当日在蔡店镇带头逃跑的五十个军校全部处死,又不顾众将的求情,将当日负责防守蔡店镇的吴学礼打了四十军棍,几乎就当场打死,并将吴学礼从堂堂的副将,贬为了一个平民,给了吴学礼一笔银子,令其离开军中。
其实照左良玉的本意,他本想将吴学礼斩首的,但求情的人太多,他最后不得不高抬贵手,放了吴学礼一马。
处置完吴学礼之后,左良玉令幕僚写了一封请罪书,送往朝廷。
明着是向朝廷请罪,其实是向太子。
但太子是否能满意,是否能放下?左良玉不敢保证,此时即将见到太子,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