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页

“来了!”

襄阳知府周二南急忙带着道边的文武迎了上去。

除了文武,迎接的人群中还有襄阳在地的一些士绅和举人,一眼望过去,最少百人以上。

护骑左右一分,中间一辆双马大车闪了出来,一个腰悬长刀的年轻护卫中军官放了下车凳,掀开车帘。

戴着黑色暖帽,缠着白布,穿绯色官袍的吴甡探身出来,但并没有着急下车,而是先站在车上,冷冷地扫了一眼涌到车前的襄阳文武。

阳光照着他的脸。

五十三岁的年纪,脸色刚毅,鬓角微有灰白,正是文臣的当打之年,虽然在吴甡的人生规划里,地方督抚并非他所愿,内阁首辅才是他所想,但面对内外危局,他却也没有犹豫过。

河间府之胜,给了吴甡无比的信心,短暂的保定山东总督,又令他平添了几分锐气。

和去年相比,今日的吴甡更自信,也更加有雄心——虽然他上疏崇祯帝的建议,非常遗憾的被崇祯帝驳回了,不过他并没有失去信心,围困之策是剿灭流贼的终极之策,但在这个终极办法之外,他胸中也有短暂的治标之法。

在吴甡扫视襄阳官员之时,襄阳官员也都微微翘首,仰望这一位新任的,在河间府大败建虏,声名正旺,甚至有人传说,乃是太子智囊的湖广总督。和吴甡目光相遇时,所有官员都低下头,不唯是下级面对上级的礼貌,更因为吴甡目光犀利,不似文臣,倒像是一个武将了。

吴甡走下车来。

“下官襄阳知府周二南参见吴部堂!”

在襄阳知府周二南带领下,迎接的襄阳文武自我介绍,各报姓名,向吴甡行礼。

第833章 武昌危急

虽然左良玉没有出现。但左梦庚和其亲信副将马士秀却是出现,他们恭恭敬敬地向吴甡行礼,至于左良玉麾下的其他重要将领,比如惠登相,王允才,卢光祖,吴学礼、李国英等人,在浮山兵败之后,就收拢兵马,分守湖广各地,因为距离襄阳尚远,且张献忠的大军在武昌府、黄州府、德安府一带流窜,攻城略地,形势十分危急,因此他们并没有亲到襄阳迎接,一方面的确是军情危殆,张献忠在浮山获胜之后,实力急剧膨胀,各地官军疲于防备,守将都不敢轻易离开驻地,另一方面,左良玉怕也是打过招呼,没有左良玉的准许,他们不敢和新任湖广总督走的太近。

这一点,吴甡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