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页

张应京今日进宫面圣,为大明祈禳,并和崇祯帝有过一番长谈,出宫之后,张天师就被这帮勋贵请来了,不同于其他勋贵的求符问药,李守錡却是要拜师,虽然他已经六十多岁,张应京刚二十出头,但龙虎山张天师地位尊贵,道教又俨然是大明的国教,因此,李守錡向张应京行弟子之礼,不但不屈,反而是一种荣耀。

一切完毕,李守錡屏退众人,恭恭敬敬的问:“师傅,弟子有一事,要请你指点迷津。”

“但说无妨。”张应京笑。

……

不出朱慈烺的预料,第二日的早朝,嘉定伯府之事,成了朝臣言官们最关注的话题,言官们一个一个站出,要求彻查,厘清真相,相比之下,户部粮饷困难,两万京营兵马恐怕得推迟出京的议题,却并没有多少人提起。

朱慈烺面色淡淡,心中却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善于清谈,热衷名节,却没有多少人关心实务,这怕是中国文人士子们,从古到今的一大顽疾了。

御座上,崇祯帝脸色阴沉,看起来心情很是不好,有两个言官因为太过激动,被他当堂呵斥,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上午,在顺天府大堂,在刑部宗人府顺天府三方合审之下,国舅周镜和两个杀手的对质,正式展开。

审理是秘密进行,没有百姓围观和旁听,只有三部官员和锦衣卫。

主审乃是刑部侍郎孟兆祥。

面对两个杀手的指认,周镜矢口否认,并说两人乃是受人指使,故意栽赃诬陷他。

中午时分,审理结束,虽然周镜坚不承认,但孟兆祥是老刑官,参与审理的各个官员也都不是傻子,两个杀手把他们两人和周镜见面的地点、时间,银子的交付说的清清楚楚,如何联络,甚至连周镜如何叮嘱他们,也都说的一字不差,酒楼的伙计还可以作证。

相比之下,周镜只是否认,却提不出任何反驳的证据。

两个杀手虽然是亡命之徒,但却不至于无缘无故的诬陷当朝国舅,要知道,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孟兆祥等人心里和明镜似的,这两个杀手,就是周镜指使的。

如果没有国舅的身份,如果只是普通的案子,孟兆祥早就扔下令签,命令大刑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