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页

第三,储秀宫最近闹鬼了,先是有一个小太监说,她夜里听到有小孩在殿中哭泣,后来,竟然有更多的人听到,人们传说,是流产的小皇子,不甘离开,在殿中伤心呢,再后来,陈妃竟然梦到了流产的儿子,她向崇祯帝哭泣,惹的崇祯帝心中不安。

崇祯帝对鬼神之说,是非常相信的,常常以此自省,隐隐的,他又想起了四年前,五皇子病死之后,宫中传播的一些流言,以及五皇子临死之前的那一句话……

另外,国债的顺利发行,朝廷如愿以偿的凑够了一百万两银子,不但解决了年关前的燃眉之急,而且也勉强凑出了两万京营兵马,前往江南平贼的粮饷,说起来,实在是好事一件,但不知道为什么,崇祯帝心中却有一些别扭,总是联想起他四年前的尴尬。

四年前,他低声下气,不要面子,但最后却不过凑了二十万两,但今日,太子却轻轻松松,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在京师集够了一百万两的银子,虽然没有人说,但崇祯帝总觉得,臣子和百姓们一定会相互比较,比较下来,当然是他这个做父皇的太差劲……

一时,崇祯帝有点患得患失。

但不管这样,崇祯十六年,总算是要过去了,内内外外的局面,也都应付了下来,只希望来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

在乾清宫的侧殿,在母亲的遗像前,崇祯帝再一次的祈祷……

第817章 风波乍起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

这是春节前的一个大节。

照习俗,这一天,百姓们都会祭灶,为灶王爷准备丰盛的祭品,尤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祭拜之后,百姓们食用祭灶食品为晚餐,还会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欢庆今年,祝福来年。

虽然这些年年景不好,但百姓们对“小年”依然很重视,进入腊月二十,京师大街小巷都开始喜气洋洋,不论富商还是乞丐,都准备要过年了——照传统,一入腊月二十三,就等于正式迈入年节,蒸花馍、剪窗花、办年货,各家忙忙碌碌,欢喜过年,衙门里的官员,准备封印。除非是特别紧急的事务,否则一律都等到明年再说吧。

民间如此,皇家亦不例外。

腊月二十三,崇祯帝会在坤宁宫亲自祀神,设供案,奉神牌,备香烛、燎炉拜褥,坤宁宫内灶间东壁上设有灶君牌位:“东厨司命神牌”,御茶房、御膳房设供献三十二品加黄羊一只。祭祀时,宫殿监奏请皇帝诣佛前、神前和灶君前拈香行礼。整个仪典,异常肃穆庄重,比民间可严厉多了,因为皇帝祈祷的,可不是自己一家,而是全天下的百姓。

崇祯帝继位十六年,每一年都如此郑重,不管平常多么节俭,这一天对灶王爷都是不能小气的。

祭祀完毕之后,崇祯帝会召集所有嫔妃和儿女,包括张皇太后,一起品尝祭品,一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为七天之后的大年做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