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页

事情还没有开始,就有人不想出银子,这怎么可以?如果他答应了,那他怎么向陛下交代?

“百官之中,哪些人真没银子,哪些人是假装没银子,你比老夫清楚的很,你放风出去,就说是老夫说的,家中有银子但不愿意拿出来为国分忧者,明年京察,休想得到吏部的甲等!”周延儒怒道。

京察,大明官员三年一次,京官六年一次的大考核,如果被评为不合格,评为丙等者,则视为不合格,要被罢职,大部分人都不会再被起用,不但仕途断绝,也是终身的耻辱,因此,京官们对京察极其看重,周延儒用京察做要挟,实是握住了他们的命根子。

“是。”

吴昌时躬身答应。

作为周延儒的心腹,他根本不担心京察,就算京官都被打成丙等,他也绝对会是甲等,直身之后他有点不甘心,试探地问道:“阁老,你说六部百官,要筹集到多少银子,太子才会满意?”

周延儒又把眼睛闭上了:“不着急,先看看勋贵们在说。”

“下官明白了。”

吴昌时微微松口气,以他对勋贵们的了解,知道勋贵们一定不会拿出太多,顶多就是八百一千两,给太子一个面子,应付了事,就像四年前,应付陛下一样,如果勋贵应付,那他们这些当官的,就更有理由应付了。

“阁老,下官有一点不明白,望阁老赐教。”

吴昌时向前一步,压低声音。

“什么?”周延儒呢喃。

“你说,这满城的流言,太子殿下难道没有听说吗?怎么还敢在这个时候,异想天开,推出什么国债呢?这一来,他不是把勋贵和百官都得罪了吗?大家一意为他瞒着童谣和流言的事情,如果哪个勋贵和官员心中不满,将事情捅到陛下那里,那不是就糟了吗?”

周延儒睁开眼:“你以为陛下不知道吗?”

吴昌时一惊:“您是说,陛下已经知道了?”

“当然知道了,东厂和锦衣卫可不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