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或惊讶,或默然。
御座上的崇祯帝微微点头。
朱慈烺望着老师,心中激动,不由向老师拱手行礼。
他心目的黄道周,是那个在隆武元年,求郑芝龙出兵不能,前线溃败如山,大好江山即将沦落敌手,一腔悲愤无法发挥,面对郑芝龙的冷言冷语和隆武帝的期盼,毅然决然,带着拼凑起来的数千新兵,携一个月的粮食,就挥军北上,迎击清军的刚烈风骨……
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一介书生,没有带过兵,带着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没有兵器,没有甲胄,更没有粮草……谁都知道,黄道周必败。
事实也确实如此。
数千人马,一战而溃。黄道周本人也被敌人擒获。但坚不投降,并写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其门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穿越以来,现实中的黄道周给朱慈烺的印象,却是啰嗦而迂腐。
今日,终是黄道周的本来。
虽然书生气,但却一腔热血,忠义刚直,面对国家朝廷危难,不逃避,不推诿,倾尽所有,为国尽力。
黄道周之言,震住了朝堂,令一些朝臣惭愧——他们都知道,黄道周虽然桃李满天下,但家中是真不富裕,这五十两,真的是散尽家财了。
“太子之策,利国利民,百官群臣先行认购,亦是正理。臣也愿意认购五十两!”
又一臣站出,却是太子的另一个老师,马世奇。
朱慈烺再行礼,心中感动,历来大儒,最看重的就是纲常和道义,对钱财,真的很轻视。而纲常之中,就有师生之礼,学生尊敬老师,视老师为父,老师不但要传业授道,答题解惑,而且有保护、提携学生之责。
黄道周和马世奇,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