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页

殿中百官群臣在周延儒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同声:“为朝廷分忧,乃臣等分内之事。”

一片君明臣贤的景象。

“给杨文岳发旨,朕又给了他一万人,他必须给朕守住运河!”崇祯帝不忘运河。

……

早朝结束时,已经是日上半空,上午巳时(10点)了,群臣从皇极殿离开,顺着玉白栏杆,踩着青砖地,经皇极门,从午门两侧的小门而出,而在午门前,他们看到了跪在门前小广场的皇太子。

几十个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散成一圈,将皇太子护卫在中间,除了皇太子的几个亲信,任何人不得靠近。

群臣远远地向太子躬身行礼,然后陆续坐轿离开。

到清晨跪到现在,朱慈烺的膝盖早已经发麻,但他还是要坚持,直到早朝结束,朝臣鱼贯从午门而出,冯元飚和蒋德璟等人神情平静,而父皇降罪诏书并没有来到之时,他心中才微微松口气,他知道,这一关勉强闯过去了,胜利就在眼前,所以他就更是不能懈怠了,必须咬牙再坚持。相信崇祯帝令他起身的口谕,很快就会到来。

果然,群臣刚刚离开不久,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王承恩就疾步匆匆地从午门里面跑了出来。

看到王承恩,朱慈烺彻底的松了下去,他知道,事情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离得很远,王承恩就已经急切的喊:“殿下,陛下口谕,令您起身……”

朱慈烺心头一松,随即觉得双膝如灌铅,腰股麻木,再也跪不下去了……

乾清宫。

下了早朝的崇祯帝一脸阴沉的返回乾清宫,殿门前,太监们跪成一片,崇祯帝看到了跪在其中的坤宁宫主管太监徐高,徐高什么也不说,只是跪在那里,但崇祯帝却明白其间的意思,知道徐高是奉了周后的懿旨而来的,皱起眉,面无表情地说道:“去坤宁宫。”

于是没有进乾清宫,而是转向了坤宁宫。

坤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