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页

香河知县朱帅锬带领全县百姓,动用了五万民夫,对县城城墙进行了增高加固,同时在工部的督建之下,于城西和城北各修建了一座突出于城墙之外的棱堡。

工程完工后不久,建虏就入塞了。

而后,多铎大军出现在香河城下。

多铎没有仓促下令攻城,并非完全是因为后面的步兵没有跟上来,而是香河城门前的那两座堡子令他惊奇和警觉——明军堡垒传统上都是圆形,如炮楼一般,他在辽东见的多了,但眼前的这两处堡子却是一种奇怪的三角形,由三面城墙组成,高度和香河城墙相当,尖角向前,如同锥子一般,矗立在城门之前。

大清兵若想从城门进城,必须先攻下这处堡子,不然堡子里的弓箭和鸟铳会对进城和攻城大军,造成巨大伤害。

反之,如果大清不管这处堡子,直接攻击香河城,又会被堡子里的火力所伤害。

第702章 战香河(上)

香河小城小地,城墙周长不过十二里,每面只有三里城墙,修建在城门之前的棱堡,不但是挡住了敌人直接进攻城门楼的道路,而且以五百步的射程算,堡墙上的火炮,可以将整个西城墙都覆盖。

也就是说,除非建虏先行攻下棱堡,否则一旦他们靠近西城墙,架起云梯,对西城发动攻击时,棱堡守军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轰击他们的屁股。

香河南面和东面都是河,大军无法展开,不利攻城,要攻城只能从西面和北面展开,这两个堡子,恰恰就建在西城门和北城门之前,不但是为两面城墙增加了一道屏障,更是扼守住了建虏攻城的路线,建虏要想攻城,非先拿下这两座堡子不可……

多铎虽然年轻,但天生聪明,又是久经战阵的宿将,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一个七七八八。

另外,堡子尖角向前,大清兵无法正面攻击,只能从两个侧面竖云梯,这一来,他们就有可能进入城头守军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同样有可能被打屁股。

简单讲,棱堡和香河城互为犄角,相互支援,无论攻击哪一方,另一方都可以强力支援,而这正是在城门前修建棱堡的用意。

当然了,要达到这一目标,非有犀利的火器不可,没有火器,只靠弓箭,是发挥不出效果的。

想明白这些,多铎心中吃惊:这两座棱堡修建的甚是恶毒,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而后,多铎在香河城下转了一圈,他惊讶的发现,香河城头多是新砖,明显就是今年新近增高加固的,更令他惊奇的是,四个城角,都平白无故的向外伸出了一个角,原本九十度的直角,变成了六十度的尖角,原本四四方方、四条直线组成的城墙,也变的有点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