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页

操作海船,尤其是三桅战舰这样的大船,学习的过程和经验的积累,绝非短时间可以完成,一个经验丰富的水手,是银子买不来的,必须用时间磨砺,所以他一点都不着急,前世有句话,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就学习的进度和军心士气的稳定来看,陈兆兰和施琅都是称职的。

尤其是施琅,不亏是水师天才,仅仅两个月,就全会了红夷教官的全套,现在,即便在没有红夷教官的情况下,施琅也可以独自指挥,操纵三桅战舰了,只不过下面的中层技术人员还跟不上,还需要继续向红夷教官和水手们学习。

历史上,施琅和郑成功久处生厌,这一世,朱慈烺将他们两人分了开,距离产生美,施琅出身郑家,对郑成功必然尊敬,而郑成功对同样执掌水军,而且颇得太子信任的施琅,必然也不会横加猜忌,如此,各自相安,两个水军大才都能为大明效力。

“殿下,天津水师已成,出海作战,我大明给津贴,红夷教官和水手都非常乐意出海作战。”

见礼完毕,向码头走的时候,施琅在太子身边小声说了一句。

朱慈烺微微一笑,虽然时世不同了,但施琅想要立功,在领导面前竭力表现的脾气,却一点都没有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施琅想要立功的心情,朱慈烺很理解,同时也很欣慰,只要施琅才气不变,性子不变,大明一定会给他施展的空间。

相比之下,郑森就比较沉默了,一路,默默无语,并不向太子靠近,朱慈烺心知他一来比较规矩,二来郑森从心底里是一个骄傲的人,阿谀奉承之事,他永远都不会做。

这中间,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和随行的詹事府官员都十分惊讶,他们原以为太子殿下只是来视察秦皇岛码头的建成,不想现场却有这么多的兵马,尤其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马科这两位辽西主将的出现,更令他们震惊,这怎么的,难道是有战事吗?

黄道周本就是一个忍不住的性子,立刻就拉住了兵部侍郎吴甡密问。

“石斋既已看出,又何必问?”吴甡肃然:“军机大事,我又何敢与先生言?”

黄道周号石斋。

黄道周面色顿时臊红,拱手深礼,再不多言。

从秦皇岛岸边,到秦皇岛码头,中间还有两里多宽的海面,高起潜预备了六七条小船,摆渡到中间的大船,载太子过海。去年之时,黄道周竭力拦阻太子过海,这一次,黄道周依然阻止,他站在岸边,张开双臂,慷慨激昂,痛陈利害,坚决阻止太子过海到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