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二十人,就是十人也足够。
遣散那一名叫“绿萝”的宫女,找地方安置,然后再找机会送入宫中,就算是圆了定王朱慈炯的心事,也实现了对坤兴的承诺。
在朱慈烺跪求的同时,坤兴在一边偷笑,聪明如斯的她已经明白太子哥哥的用意了。
……
酉时末(晚上七点)。紫禁城的宫门缓缓合上,朱慈烺在这之前离开皇宫,返回东宫。崇祯帝连发两道圣旨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欣慰之余却也有点担心,不是担心言官们死不甘休,而是担心马绍愉能不能胜任使者这个角色?马绍愉只是一个郎中,和朱慈烺理想中的侍郎差很大一截,一个郎中和一个侍郎到建虏沈阳的影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没办法了,圣旨以下,他只能遵从。
幸运的是,父皇听从了他的建议,起用了袁可立之子袁枢。就历史记载来说,袁枢不但对大明忠心耿耿,而且有一定能力,是一个可用之人,且当年其父袁可立在登莱巡抚的任上,就曾经有过精彩的离间之策,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姻婿刘爱塔,是辽东战争史上明朝诱降满清级别最高的将领。
第573章 粮食危机
希望袁枢能有其父的风采,即便不能策反,只要能令沈阳的汉军旗将领有所动摇,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没有直接返回东宫,车轮辚辚,武襄左卫护卫着朱慈烺从十王街而过,继续向前。
不同于往常,今晚京师的街道上灯笼点点,到处都有光亮,灯下的行人百姓也隐隐然透着些喜气,比起年初之时的死气沉沉,感觉好了很多——不止是因为快过年了,且明天就是小年,更因为建虏大军被太子殿下击退了,这一个年,不用提心吊胆了。
朱慈烺微有欣慰,不过很快的,他脸色就凝重了起来。
因为一个大问题正等着他。
粮食。
虽然是限人限量,但贫苦百姓实在是太多了,京惠商行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尤其是最近两天,每日清晨,不到开门时间,京惠粮行的两间门店就已经被堵的水泄不通,不说粮食,光是维持的人手就需要相当的数量,赵敬之紧急采取措施,从购粮的百姓中选出一些精壮年,以工代赈,允他们每日可以多购买一些粮米,以维持现场秩序。
而相比于秩序,粮仓里的粮米渐渐减少,进入腊月之后,运河冰封,无法继续从南方运粮,才是赵敬之最担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