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通往三河的道路,不利于大军通过,这也是大清入塞,从来也没有走过玉田三河的原因,今次明国早有准备,不但坚壁清野,而且在蓟州构筑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防线,蓟州如此严密,由明国太子亲自坐镇,从玉田三河到通州,明国不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万一有意外,想要回头就难了。
在张存仁看来,最恰当的做法应当是从马兰峪、点鱼关一代出关,绕道蒙古草原,循着阿巴泰的道路,从墙子岭一代入关,依然可以杀到明国京畿城下,震慑明国。
虽然从马兰峪出关道路狭窄难行,十万大军最少也得三天才能走完,但总比玉田三河的未知强很多。
当然了,这样一来,这次入塞的战果恐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出关三天,从马兰峪到墙子岭,又得三天,而从墙子岭杀到明国京畿城下,还得三到四天,再从明国京师转进,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来,就给了河北山东等地的明军更多的准备和防御时间,大清想要快速掳掠的战略意图,就会大打折扣。
这应该也是多铎不愿意出关的原因之一。
“报~~”
大军行军之中,镶白旗的探骑不断向多铎回报:“主子,我军前锋距离玉田县城已经不过十里地了,周边不见一个明军,但发现少量躲藏在村落中的明国百姓。”
多铎点点头,对发现少量明国百姓并不奇怪,虽然明国坚壁清野,将百姓都驱赶到了城中,但依然有少量百姓抱持侥幸心理,躲藏在村庄或者是地窖中,清军一路而来,时时都会发现,不过因为数量太少,几乎全部都是老弱,因此清军没有兴趣掳掠,又因为抢不到粮食,都被恼羞成怒的建虏一股脑全杀了,对坚壁清野的那些村庄,也全部一把火烧掉。
到最后,建虏干脆已经不抱抢粮的希望了,看见村子就烧,看到逃避的老弱就杀。
一路而来,建虏经过的所有地方都是狼烟滚滚,断壁残垣。
……
第542章 紧追不舍
距离玉田县城十里之地,有一处叫王左屯的镇子,原本是玉田县周边,最大的一处镇子,镇中常住百姓有五六千人,但建虏破关入塞之后,官府衙役敲锣吆喝,挨家挨户的排查,不许任何人留下,所有百姓都必须到玉田城中去避难,以免为建虏所害。
虽然建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名词,但仍然有一些百姓不愿意离开家园,千方百计的避开了官府的搜查,以为躲藏在镇子里,就可以逃过一劫。
午后时分,冬日阳光的照射下,王左屯静寂的已经是一个死镇,连空气好像都停止了流通。
“哒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