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不是聪明的办法。
如果不强攻,大军又要如何通过蓟州呢?
与此同时,偏师阿巴泰却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顺利破关墙子岭,杀入明国境内了。
多铎怒。
他本来踌躇满志,雄心勃勃,想要在此次入塞中,横扫一切,竖起他多铎的威名,不但为自己,也为哥哥多尔衮可能的后续,奠定一定的基础,但不想出师不利,从入关以来,一无所获,一粒粮食也没有抢到,一个明国青壮也没有掳掠。
明国的坚壁清野让十万大军徒劳无功,心中憋着一口气想要杀到明国京师之下再发泄,但现在却被阻隔在蓟州城下,面对坚城和壕沟,他该如何选择呢?
当然了,通往明国京师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走玉田,从玉田绕道三河,再直到明国京师,但玉田到三河的道路河流众多,崎岖难行,不利于大军的通行,非到万不得已,他绝对不会选择走玉田。
“张参政,你怎么看?”
多铎看向帐中一人,声音冷冷地问。
穿着汉军镶蓝旗的甲胄,四十多岁,留着小胡须,小眼睛不大,但却闪着狡黠的光芒。
张存仁,除了是都察院承政,还有一个职位是汉军镶蓝旗的副都统,此次出征,汉军镶蓝旗都统李国翰留守沈阳,作为副都统的张存仁成为领军大将,带着汉军镶蓝旗跟随大军入塞。
但多铎看重他的不是他副都统的位置,而是因为他是黄太吉的心腹——汉军八旗旗主,几乎全部都是黄太吉的心腹,而正是因为有汉军八旗的支持,黄太吉的皇位才会稳如泰山。此次出征,张存仁亲自带兵,怕也是有秉承黄太吉的心意,有监视多铎的意思。
也因此,在面临困境、难以选择之时,多铎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张存仁。
张存仁站起身,恭恭敬敬地抱拳。一脸愁容地说道:“回豫郡王,末将以为,此次入塞,明国怕是早有准备,前方坚壁清野,后方重兵把守,蓟州又是雄城,急切难下,我军不宜强攻,不如绕道行军。”
“往哪绕?”多铎面无表情的问。
“标下以为,从马兰峪、点鱼关一代出关,绕道蒙古草原,遵循上一次的旧路,从墙子岭或者古北口一代入关是上策。松锦之战之后,明军兵力受损严重,蓟州城蓟州南原加上翠屏山梁,明军兵马最少也在四万以上,明国重兵既然屯于蓟州,密云一代必然空虚,我军可以乘隙攻击。”
“这怎么行?”不等张存仁说完,就有人不同意的大吼了起来,却是固山贝子爱新觉罗·尼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