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三日的下午,朱慈烺抵达山海关前面的一片石。历史上,甲申之变后,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吴三桂的关宁军在这里血战,从而改变了其后三百年的历史,站在一片山前面的高岗上,朱慈烺脸色凝重,他仿佛看到了金戈铁马,箭矢来去……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血战,这一世不会出现了,他一定能逆转历史。
十月十四日,朱慈烺抵达山海关。
城内所有文官武将早已经等候多时,当太子出现时,急忙上前参见。
为首的,乃是此地最大的官员,领兵部尚书衔、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辽东的范志完。
范志完三缕长髯,长相颇为文雅,倒真有点范仲淹的意思,他自称是范仲淹的后人,但他在历史上的表现,实在是配不上“范仲淹”三个字。
不过其官运实在是不错,从一开始,朱慈烺就想要撸掉他“辽东督师”的官职的,但筹划了这么久,连兵部尚书陈新甲都下台了,可范志完辽东督师的官职依然稳固。
范志完当然不知道太子对自己的“成见”,但却知道太子抚军京营,开封大胜,在朝堂中的巨大能量和军事指挥能力,因此恭恭敬敬,甚至是有点诚惶诚恐。
范志完之后是刚刚到任不久的辽东巡抚黎玉田。
黎玉田,字函中,陕西乾州(今陕西省乾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松锦之战后,原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员被建虏杀害,辽东空虚,于是朝廷起任黎玉田,以右副都御史衔,担任辽东巡抚。历史上,在崇祯十六年,建虏围攻宁远之时,黎玉田指挥吴三桂出战,阵斩建虏梅勒章京讷尔特,艰难守住了宁远。
崇祯十七年,北京失陷后,与吴三桂一起引导清军入关,七月正式降清。
黎玉田不是忠臣,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的普通官员,朱慈烺对他没什么兴趣,黎玉田之后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才是朱慈烺此行的重点。
“臣宁远总兵吴三桂参见殿下!”
吴三桂今年刚三十岁,身材高大,长的白白净净,眉宇间,有其父吴襄的影子,不过不同于其父的平庸,吴三桂颇为英武,配上一身精铁的甲胄,极富压迫力。
只一眼朱慈烺就知道,吴三桂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可以担任宁远总兵,统领已经为数不多的关宁铁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