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页

但明太子横空出世,开封大胜,关闭张家口之后,情势发生了改变。过去,在计算明国兵马时,大清从来都没有把明国京师的十几万京营算在其中,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群造粪的废物,但现在不同了,明国的京营不再是过去的孱弱之兵,隐隐然已经是有一定的战力,又是明太子抚军,未来必然会成为大清征明的阻碍。

为谨慎起见,肯定是不能用阿巴泰当主帅了。大清这些亲王贝勒中,阿巴泰的谋略和勇猛,只能算是二流。代善老了,济尔哈朗稍逊一筹,多尔衮三兄弟才是其中翘楚,以前还有一个岳托勉强能抵上多铎阿济格的水平,但在岳托病死之后,多尔衮和多铎已经是征明大将军的唯二人选了。

这一点,御座上的黄太吉心知肚明。

也因此,黄太吉才会更加警惕,对征明大将军的人选,也就更加慎重了。

从胜率和统帅能力来看,多尔衮是最佳人选,但黄太吉却不能用他,因为征明大将军将统领满汉八旗,加上蒙古八旗,一共十几万的人马,如果全被多尔衮带走,等于多尔衮掌握了大清七成以上的兵力,如果是过去身体康健之时,黄太吉倒不会惧怕,他相信自己能镇得住场子,但现在他身体每况愈下,一旦在这期间有什么意外,豪格纵然能登基,一旦多尔衮带着大兵回卷,豪格就会是盘中餐、板上肉,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绝不能用多尔衮。

多尔衮之后,就只能是多铎和阿济格了。

两人之中,阿济格年纪虽大,但统帅之能却在多铎之下,因此从一开始,黄太吉就认定了多铎。

明太子虽然有些能耐,但以多铎之能,足够能应付。将多尔衮留在沈阳,就近看管,不怕多尔衮搞出什么幺蛾子。另外,豪格留在沈阳,纵使有什么意外,也能立刻登基。一石三鸟,内外双安,在黄太吉看来,用多铎,将多尔衮和豪格都留在沈阳是非常稳妥的策略。

当然了,这并不是黄太吉一人,而是他和张存仁祖可法范文程三人共同讨论之后的结果。

至于多尔衮身体有恙,兄弟轮番出征之类的,不过都是借口罢了。

“臣弟领命!”多铎看了一眼多尔衮,见多尔衮没有反对,也知道自己领军为征明大将军,远胜过让豪格领军,一旦豪格大胜,声望蹿起,他们兄弟想要出头的希望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征明大将军这个位置绝对不能让,必须握在自家兄弟的手中,因此他当仁不让,立刻就应允了。

“好,多铎听旨……”

黄太吉立刻宣下口谕,多铎单膝跪地,领了这个征明大将军的职务。

豪格看着眼红,但却也没有办法。

众人原本以为,多铎为主帅,其兄阿济格会为副帅,不想黄太吉最后却定了老七阿巴泰,黄太吉年初之时就已经答应他为征明大将军,现在改了命令,怎么得也给他一个副手的不成?阿巴泰今年已经五十三岁,却还只是一个贝勒,再不给他一个独领一军的机会,怕是一辈子也当不上郡王了。

加上阿巴泰为人小心谨慎,对黄太吉颇为忠心,第三次入塞征明时,阿巴泰曾经担任过岳托的副手,表现还不错,黄太吉用他为副帅,隐隐也有牵制多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