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页

是啊,比起银子,朝廷的信誉更重要。

这笔银子看来是不能省了。

朱慈烺跪在地上不动。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对大明贱商轻商的弊病,比任何人都清楚。

国库空虚,朝廷没有银子,偏偏内外战事不断的情况,满清中后期也遇到了,但因为有胡雪岩等一大批红顶商人,不予余力的支持,最终帮助满清朝廷渡过了财政难关。而红顶商人只所以敢全力支持,甚至是不计成本,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满清朝廷不会失信于他们。虽然暂时欠他们银子,但终究会还上的,而这其中巨大的利润,是一般商业活动很难有的,所以清中后期的商人,都热衷于和朝廷合作,胡雪岩也因此一举成为富甲天下的商人,还得了三品顶戴。

对统治者来说,胡雪岩这样的商人越多越好,等于是在国库之外,又多了第二国库。

如果大明也能有这样的第二国库,国事必不至于到现在。

这也是朱慈烺穿越以来,一直在谋划的一件大事,大明朝的财政危机,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缓解的,即便抄没晋商得了一千一百万两现银,加上房产地契,最终会有两千万两银子,但就大明朝庞大的军事和赈灾开销来说,这笔银子只能坚持一到两年,长期来说,改革大明税法,提高商业税,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改革大明财税体制非一日之功,在这之前,大明朝若想要摆脱无钱可用的财政困窘,只能依靠商人。

而河南赈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再者,儿臣是京惠商行的半个老板,朝廷多付的银子,终究还是可以再回来的。”

朱慈烺小声补充。

崇祯帝轻轻叹口气,虽然没有直接说同意,但却也是默认了。回到案后坐下,冷冷问:“你将东宫典玺田守信留在山西是什么意思啊?”

“原本儿臣只是想让田守信在山西收一些粮食,送到河南去,不过张家口的事情爆发后,儿臣立刻想到,除了张家口,晋商在山西老家的地契和藏银肯定也有不少,山西官吏说不定会有纵放,于是就派人快马去通知他,令他盯紧张家口晋商的一些产业。算时间,他现在应该收到我的消息了。”朱慈烺小心回禀。

“你倒是想的周到。”崇祯帝冷冷。

朱慈烺低头不敢说话,他知道父皇在怀疑自己把田守信留在山西的用意。

“王承恩~~”崇祯帝忽然看向旁边的王承恩:“拟旨,即刻查封张家口罪商在山西的全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