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是。儿臣记住了。”朱慈烺急忙躬身。

崇祯帝盯着他:“林老尚书的话你也听到了,张家口贸易乃是我大明安抚蒙古哈刺慎、察哈尔等部的手段,因为有张家口大同的贸易,哈刺慎、察哈尔等部才没有在宣府大同挑起战火,如今你骤然关闭张家口,如果他们兴兵寇边,宣大重燃战火,如此严重的后果,你可曾想到?”

殿堂一片静寂。

崇祯帝所问,正是他们想问的。

朱慈烺拱手:“禀父皇,儿臣以为,哈刺慎、察哈尔名义上中立,但其实早已经倒向了建虏,十一年,甚至一起和建虏在我张家口边关耀武扬威。这一点,朝廷不应该再假装不知道。张家口每年的贸易量巨大,不法商人将我大明的各种物资,用各种隐蔽手段,源源不断的卖给建虏,令建虏有充分的军备和补给。这也是建虏从不攻击张家口的原因,因为他们可以从张家口得到各种资源,补平他们国内的缺口,不然以建虏的暴虐和贪婪,岂能放过张家口?”

“不客气的讲,张家口已经成了我大明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再不改弦更张,将其关闭,就悔之晚矣。”

缓口气,朱慈烺继续道:“互市之策乃是隆庆年间确定,但时过境迁,时事已经不同了,当年的蒙古,和现在的建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蒙古人虽然也侵扰边关,但不过是癣疥之疾。建虏却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啊,所谓与时俱进,如果朝廷非要用当年的政策套在今时的朝政上,实乃是削足适履!”

群臣听得微微骚动。

整个大明朝,也就太子敢这么说了。

崇祯帝板着脸:“所以你就不请旨,就擅作主张,将张家口关闭了吗?你眼中还有朝廷,还有朕这个父皇吗?”说到最后,口气越发严厉。

朱慈烺知道,这才是父皇最在意的,自己能不能逃过责罚,接下来的回答将是关键,于是急忙跪倒,回道:“回父皇,儿臣实在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粮食硫磺流向建虏,天知道,那些粮食会养活多少建虏的悍兵,又有多少我大明的将士,会死在这些硫磺制作的火药之中?”

说完,叩首在地,再不说话。

朝堂静寂。

崇祯帝脸色渐渐和缓下来,哼了一声:“你倒是振振有词,可你想过没有,你关了张家口,等于彻底改变了朝廷的互市之策,察哈尔和哈刺慎随时都会犯边,朕和内阁要如何为你善后?”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儿臣倒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

“是吗?”崇祯帝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