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有二十万,流贼虽然有五十万,但真正能战的战兵不会超过十五万。以二十万官军对十五万,虽不敢说能大败流贼,但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众将的胆气并非是吹牛。
最重要的一点,太子营中的七十万军饷还没有发呢,这种时刻不积极表态,一旦惹了太子不高兴,认为你怯弱,压着你军饷不发可怎么办?
一片慷慨激昂之中,皇太子朱慈烺却始终不动声色。
第387章 太子视军
军议没有结果。
面对一片激昂,太子殿下并没有趁热打铁,发出向开封进军的命令,只严令各部挖掘壕沟,修建工事,将归德建成一座流贼不能逾越的堡垒,同时重兵保护归德和山东济宁之间的军粮通道,绝不允许被流贼骚扰。
丁启睿和杨文岳都有点愕然,所谓兵贵神速,官军士气正高,开封又危在旦夕,如此情况下,不是应该立即向开封进军吗?太子殿下究竟在犹豫什么?
在这之前,不论在河南还在湖广剿匪,丁启睿和杨文岳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将无战心,每次和流贼交战,他两都要好生劝慰,说一大堆的好话给左良玉听。即便如此,左良玉都不一定会欣然请战,现在太子代天出征,左良玉的态度明显积极了很多,太子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难道要等军心士气回落,左良玉战心动摇吗?
军议结束后,丁启睿和杨文岳两人面见太子,委婉地将想法说给太子。
太子淡淡笑:“两位的意思本宫明白,不过现在还不是向开封进军的最佳时机。”说罢端起茶杯。
丁启睿和杨文岳不敢细问,只能退出。
虽然太子刚十五岁,在这之间,两人和太子也没有过任何接触,但太子推出治国四策,抚军京营,又带天出征,更连续的在沧州和鱼台县取得两场大胜,尤其是见了京营的盛大军容之后,两人对少年太子的一些怀疑,早已经被“太子睿智非是常人”的信念所取代。既然太子引而不发,就一定是有原因的。
何况还有兵部右侍郎吴甡?
以吴甡的老道,必然不会坐失战机。
想明白一点,两人倒也心安不少。不过对太子的决定,还是有些不能理解。
不能理解的,又岂止丁启睿和杨文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