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看了河南的告急奏疏,心急如焚,立刻令兵部转给太子。
也就是自己儿子领军,临出京之前,朱慈烺又向他上了密奏,言明了朝廷在“松锦之战”的失误,并指出开封城池坚固,流贼虽然人数众多,但一时却也难下的要点,朝廷不可催战,以免重蹈覆辙的教训。也因为如此,崇祯帝才能忍耐,不然以他过往的性子,即便不给儿子下旨,也要令屯兵汝宁的左良玉丁启睿大军向开封进发了。
朱慈烺代天出征,出京的第一时间就派人八百里加急给丁启睿左良玉等人传令:大军屯于汝宁,等待京营大军,非有命令,不得擅自向开封进军!
左良玉丁启睿本就对流贼之势胆战心惊,有怯战心理,太子的命令正中他们下怀,因此这十几天来,朝廷十几万大军一直驻在汝宁,除了收集粮草,操练士兵之外,再没有其他动作。
开封城中的周王和高名衡不明白情况啊,他们对丁启睿和左良玉按兵不动十分不满,特别是周王,三天就一个奏疏,不停的向崇祯帝求援。
第374章 鱼台县之战(1)
看完转来的告急奏疏,朱慈烺一点都不惊奇。从流贼大军围困开封已经将近一个月,但却一次也没有攻城,只是不停的在城外挖掘壕沟的情形看,李自成这一回是死心塌地要当皇太极的学生,想要围点打援了。
短时间之内开封城防无忧。
进入济宁城,朱慈烺第一个召见的是商人赵敬之。
明初期时,济宁为府,领3州12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府为州,只领嘉祥、巨野、郓城三县。同时,兖州升为兖州府,驻滋阳县,领27州县。济宁归兖州府管辖。
虽然只是一个州,但因为济宁位在京杭大运河之畔,过往船只众多,有江北小苏州的称号,虽比不上临清,但却也是一个繁华的所在。
而有一点济宁是胜过临清的,那就是济宁城墙远比临清更高大、更坚固,历史上的崇祯十五年末,建虏入塞,南下肆虐之时,攻破了临清城,山东总兵刘泽清聚集所有兵马据守济宁城。见济宁城防坚固,城内兵马众多,建虏绕城而走,转而掳掠济南青州等地。
所以朱慈烺并不担心闯贼大军围攻济宁。
“见过殿下。”一别数月,赵敬之依然是那么儒雅,只是脸上风霜更多。
他是四月中旬到南方的,但每年的新稻要在七月初才能成熟,现在这个时间,正是粮价的最高点,如果只从生意的角度出发,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段到南方购粮的。可他知道太子殿下所图远大,非在商业的蝇头小利上着眼,因此他毫无怨言,一到湖广,立刻开始收购粮米,最终以一石一两六钱的价格(万历年间,一石米只六到七钱的银子),收购了六万石粮食,并雇佣大船,分批次的已经运到了济宁,首批两万石已经于前天全部到达,另有两万石已经到了鱼台县,明后天就可以到济宁。一石米一百多斤,按照一个人一天需要二斤粮的标准,这四万石的粮米,可供京营两万将士三个月的军粮。
粮米收购价并不高,但漕运的运费却很惊人,几乎达到了1比05,这还是运到济宁,如果是京师,运比会达到一比一,算起来一石粮米从南方运到北方,运费最少也需要六钱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