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睿达,尤喜欢猛将,前日我在太子说起塔山战事,殿下对令郎颇为欣赏,此番殿下亲到蓟州,令郎若是能抓住机会表现,日后怕是又一个李如松啊。”
万历年间的名将李如松,因为少年时进京见驾,被万历欣赏,从而“简在帝心”,不管有多少言官弹劾,都无法撼动李如松,而李如松也不负万历的期望,万历三大征中,李如松是两场战役的指挥官,从宁夏到朝鲜,无役不与,无役不胜,成就了一代名将的赫赫威名。
马绍愉用李如松来比喻,显然是对佟定方有莫大的期望。
本来,佟瀚邦并不觉得儿子在太子面前能有露脸的机会。
他生性寡言少语,不善巴结上司,虽有战功但却升迁极慢,以至于年近五旬、一身伤疤却还只是一个副将,儿子佟定方比他好一点,不过骨子里却依然不改不善言谈的性子。没有长官会喜欢木讷的下属,太子也一样。我佟家想要向前,唯有依靠战功。
这是佟瀚邦本来的想法。
不过见到皇太子对儿子的亲近,佟瀚邦却是吃惊了,眼尾的余光看向马绍愉,发现马绍愉正朝他深意的笑。
佟瀚邦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激动。
就像是一个久被雪藏的人,忽然看到了即将被重用的曙光。
从塔山副将到蓟州总兵,不只是提了两级,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明朝官场的一个惯例,历来弃土丢地的官员,就算立有大功,也逃不过责罚。这一次虽然是有密旨,但如果御史言官们从中挑刺,上表弹劾佟瀚邦,为掩天下悠悠之众口,崇祯帝就算不责罚佟瀚邦,也不敢立刻擢他为蓟州总兵。
第358章 佟家父子
佟瀚邦是幸运的,一来他的功劳是实锤,马蹄坡一战,最少歼灭五百汉军旗,而且还有二十个建虏侦骑的首级;二来御史言官出京,无人挑刺;三来有兵部陈尚书的鼎力支持。三方加持,他才能顺利的被拔擢为蓟州总兵。
慰问完成,朱慈烺站在路边,迎接辽东撤退的百姓。
吴甡,潘永图等文武百官站在他身后。
“爹……”
刚才羞涩脸红,佟定方现在却又兴奋了起来,望着着皇太子的背影,难掩激动的在父亲身边小声道:“太子殿下跟你说的完全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