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虚职”,但毕竟领了这个职位,在这个职位空虚之时,陈演和谢升自然得顶替一下。陈演的户部尚书也就罢了,谢升的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升迁,职权极重,朝野上下都盯着呢,因此吏部尚书很快就定了人选,那就是郑三俊。
这郑三俊这个名字,朱慈烺还是有点印象的。
郑三俊是一名老官吏,崇祯元年就担任过南京户部尚书,后又到北京担任刑部尚书,任内平反冤案,论说告发株连的弊端,乞求下命终止,崇祯一一听从,崇祯九年,户部尚书侯恂“糜饷误国”获罪入狱,崇祯想重治他的罪,郑三俊多次上书为侯恂求情,刑部审判的结果也令崇祯很是不满,进谗言的人说候恂与郑三俊都是东林党人,郑三俊想要歪曲破坏法律释放罪人,崇祯帝一怒之下夺了郑三俊的官职交司法处置,幸亏时任宣大总督卢象升和大学士孔贞运等人求情,才被从轻刑罚,丢了刑部尚书的官帽,流放广西。
去年朝政大变,排斥东林党的首辅温体仁倒台,新任的首辅周延儒是东林人的盟友,被罢黜的东林人纷纷重获起用,郑三俊为人端庄严谨,素有清名,用他做吏部尚书,倒也适才适所。
第249章 庐州兵乱
历史上,郑三俊被起用后,首疏举荐李邦华、刘宗周、史可法、冯元飏、陈士奇出任将相。后又向崇祯推举天下廉洁奉公、才干超群的知县七人,夏允彝名列榜首。
其他不说,李邦华和夏允彝绝对是人才。
此后郑三俊再举荐高宏图、毕懋良、杨廷麟等数十人。毕懋良就是火器专家毕懋康的哥哥。
总体看来,郑三俊的吏部尚书还算是称职。
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他举荐的全部都是东林人。
“知道了。”朱慈烺点头。
朱慈烺原本并没有太在意,吏部也好,户部也罢,朝政的变化不在他的忧心范围内,军政才是,但没想到这一次郑三俊的到任,竟然为他惹出了一点小麻烦。
……
千里之外。
安徽庐州。
京师兵乱的同时,庐州也发生了一场兵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