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吴伟业带着乌纱帽,身穿五品青色官袍从东宫属官中走了出来,向朱慈烺深深一礼,然后向台下挥手:“抬上来!”
十几名军士将四五个高两米、长两米,像是屏风一样的大木板抬上了点将台,木板被刷成白色,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都是吴伟业亲笔所书,吴伟业一代才子,书法甚是漂亮,楷书写的尤其好,朱慈烺命他在木板上写字,也算是帮他展示才华了。
众将都伸长了脖子看。
台下的千户们则是仰脖子踮脚,都想知道木板上写的是什么?
点将台地方小,朱慈烺和四营主将,三个副将,七八个参将站在点将台上,千户都站在台下。
连陈新甲和吴甡都是好奇,陈新甲伸长了脖子看,小声的念了一句:“京营军规……”
第195章 四项改革
“不错,正是京营军规。”朱慈烺威严的道:“当年戚少保成立戚家军时,共订立六十四条军规,要求全体士卒必须统一步调,万为一体。临敌时,须谨遵号令,结阵而行,闻鼓进,闻金退。既不能临阵退缩,也不能逞一人之勇而乱阵。全军行连坐之法,一人退却则斩一人,全队退却则斩队长,队长不退而全队退,则斩全队!惟其如此,戚家军才能横扫倭寇,扬威蓟辽,今日我京营就是要仿效戚少保,再建戚家军!吴伟业,你帮将士们念出来吧。”
“是。”吴伟业答应一声,清清嗓子,走到台前,开始大声的念。
准确的说,应该是背,因为他根本没有看木板。
吴是大才子,江左三大家之一,从小就过目不忘。
十名声音洪亮,大嗓门,事先就挑选好的锦衣卫站在台下,吴伟业每背一句,他们就大声的重复一句。
声音远远传开,校场上三万人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虽然是仿效戚少保,但京营新军规跟戚家军并不完全相同。
前面的几条军规没什么,都是大明军队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