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页

而佩切涅格人,也可看作古突厥和草原部落的混合体,但双方分支已久,但从严格意义,早已经不能看作相同民族。

本地说突厥语的斯拉夫人,语言和佩切涅格人更接近,但马穆鲁克女兵倒是勉强和他们能比比划划的进行沟通。

得到齐人对他们安全的保障,村民们稍微心安,村里话事的族长更承诺,齐人税官来的时候,他们保证缴纳足够羊肉和奶酪作为税款。

……

第二天晌午时分,陆宁等十几骑出现在海安哨附近。

海安哨,并没有哨寨,但这里一片平原,在一处高坡上,竖起了高杆瞭望塔。

而佩切涅格人这个小部落,便是以海安哨高坡为中心扎下了十几个毡帐,又搭建了草棚木屋等等,哨塔上佩切涅格人自然也放了哨兵,陆宁十几骑在数里外就被发现。

佩切涅格人都是轻骑,军械装备也仅仅皮甲、马刀、钉锤、轻型战斧之类。

而且,佩切涅格人的所谓皮甲是最原始的那种,兽皮缝合而成,最多懂得煮后晾干涂油,和大齐已经是数层皮锻压而成的皮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马穆鲁克火枪轻骑女兵连,穿戴的便是大齐皮甲。

正因为佩切涅格人武器装备没什么技术含量,是以,其采取典型的游牧民族非接触战术,喜欢伏击,喜欢切断敌人后勤。

战场上相遇的话,便是那种打了就跑骑射战术。

不过他们的弓祖祖辈辈改进,通常用动物骨片和角片加固的复合弓,用特制的宽刃箭头,射程和威力都很不错。

所以周边势力大多比较畏惧他们制造的移动箭雨。

陆宁等到了一处草坡驻足,佩切涅格使者忽伦牙则一直大声用本族语言喊着,他是古楚格可汗的使者,现今和大齐使者一起到此,要其部族长来和他相见。

显然担心这个佩切涅格部落已经暗中设伏,突然伏击,令他莫名其妙没了小命。

陆宁对佩切涅格人现今有了一定了解,有八大部,四五十个族群,其中有三部地位比较高,处于统治地位,整个部落联盟的可汗,通常出自这上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