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页

最终,陆宁乾纲独断,令派出使者前往逻些城问罪,看逻些王怎么说,此事,说不定便是秦国间谍在逻些推波助澜所致。

其实,不管是不是有赵匡胤的间谍或是收买的逻些王亲信从中挑拨,陆宁已经准备给逻些王这个台阶下,也是给大齐台阶下,同时,最好能令逻些王和赵匡胤决裂,令其鹬蚌相争。

盛怒之后,陆宁终于还是压下了心头火气,毕竟征伐吐蕃腹地,仅仅为了一口气,就不知道要牺牲多少汉家儿郎,战事也未必多么顺利。

如此的话,自己可不也成了那些好大喜功的君王。

而且,本来是有更好的选择,可以事半功倍削弱吐蕃地的敌对力量。

圣天子一言而决,群臣自然再没有异议。

……

朝会之后不久,陆宁便出现在了封丘。

国家越大,领土越多,行事越发不能随心所欲,心里多少有些念头不通达,心情有些不畅,便来了封丘散心。

封丘县城是通往汴京的北大门,商贸发达,店铺林立。

陆宁摇着折扇,在街上闲逛,去各个店铺溜达,询问县治如何,官吏如何,商税又如何?

进封丘城前,陆宁更早在农田阡陌中逛了好半天。

毕竟,说到底,农业还是大齐立国之本,现今正是春播之时,陆宁寻了农夫闲聊,然后,便突然升起了买地的念头。

尔后,更听到了一个秘辛,就是封丘城内的郑大官人,其家族也是封丘最大的地主,现今这郑大官人,有良田近千顷,按照大齐度量衡,就是近万亩良田。

大齐当年有《赎田归公令》,规定一户田产不超过千亩,由此,遏制土地兼并,更将土地收归公有,再交给农人耕作。

却不想,数年过去,显然渐渐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渐渐豪绅们研究出了大量拥有土地的对策,而且现今国策已经过了收拢公田的严厉期,对田地审查不似刚刚有《赎田归公令》那般严厉,一些心存侥幸之辈不免就开始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