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性而已,说白了,就是贫瘠的土地让这里的人们一直憧憬着财富。因此,表面上他们很多人看似虔诚,可是实际上他们却把金钱看得比信仰更重,这种向钱看齐的价值观使得大部分人很难抵抗蝇头小利的诱惑,进而改变信仰……”

听着他们讨论着这些话题时,朱国强只是面带微笑的聆听,这一切都是推行“抚夷归夏”的必然,这样的政策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大量汉语的词汇进入了地方语言体系,其城市景观也吸取了大明建筑和华夏文化元素。

再过一两百年,这些地区就会高度的华夏化,大明官话将会完全取代这里的语言,甚至就连这里的居民也会被彻底的同化,明人将会以联姻的方式,通过娶纳本土女子,将其彻底融入华夏。

对于那一天,朱国强是非常期待的。

当然,改变是互相的,在朱国强带着玉儿下车后,和天竺那边的诸侯国一样,绥远城里的不少土特产——地毯、金银器等物品都带着浓浓的天方风格,不过却又融入了大明文化。

“玉儿,你看,在大明过去只有南北差异,现在又有了南洋差异,而天竺各国又与南洋各国有不少差异,波斯这边如此,巴比伦亦是如此的,还有巴尔干等地,同样也是如此,明人移居各地,难免会受当地人的习俗影响,时而导致了性格、文化上的差异,甚至就连同相貌上,也有所差异……”

相貌上的差异确实不小啊!

与大明过去的南人北人的相貌差异不同,在天竺也罢,波斯也罢,还有巴比伦,放眼看去街上到处都是混血儿,他们往往都是父明母土的“串儿”,相貌上的迥异,还有习俗上的差异,会给未来的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朱国强突然有些茫然了,他甚至朝着玉儿看了一眼,她的母亲是天竺婆罗门,父亲呢?就是一个普通的明人而已。

“老爷,你看,这个茶壶上的花纹有点儿像是观世音菩萨的坐莲。”

看着玉儿手中铜茶壶,不仔细看的话,朱国强还真没注意到,这个充满天方风格的铜茶壶花纹居然是佛教纹饰,这简直就是……突然,他看着远处的寺院,然后释然地笑道。

“是挺漂亮的。”

看着店里的天方工匠,朱国强笑道。

“喜欢的话,我们就买一个吧,店家,有银质的茶壶吗?同样纹饰的。”

他们不是难以抵挡蝇头小利的诱惑吗?

那就用现实告诉他们——只要改变了,就会有收获。什么假的改变?很多事情,说着说着就成真的了,当初在弯刀下被迫改信的人,有多少人不是怀揣着假改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