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什么责任?

当然是失败的责任了,奥斯曼的军法对于失败者可从来就没有什么仁慈可言。

“放心吧,库楚克,我的朋友,中国人的兵力非常有限,他们只是靠着一群奴隶守卫伊斯坦布尔,只要我们的军队抵达伊斯坦布尔,很快就能收复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家园!

包括艾哈迈德在内的绝大多数将领的家人都在伊斯坦布尔,但是现在他们却已经和家人失去了联络,也正因如此,许多人才会心急如焚的想要赶回伊斯坦布尔。

毕竟,他们的家人在那,当然,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

其实在那样的奴隶暴动中,尊重死去的人并不多,毕竟对于奴隶们来说,他们所需要的,也就是发泄而已,也正因如此,当时有很多人都成功的逃离了那座城市。现在失去联系,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家人已经死去了,实际上,他们有可能还活着。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于是伊斯坦布尔所以是他们的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家在那里,而是因为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那里实际上也就是他们所有的一切。

可是现在他们失去了,失去了他们曾经夺走的那座城市,失去了他们心目中的一切。

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要去重新夺回那座城市,夺回他们心目中所认为的一切!

第1098章 蒙古大汗

所有的军队都在向着伊斯坦布尔集结,全世界都在注视着那座城市。

君士坦丁堡也好,伊斯坦布尔也罢。

对于世界来说,这座城市的归属似乎意味着一个帝国的兴衰,别说是西欧、南欧,甚至就连远在罗刹大平原上的梁赞城下的“蒙古”大汗多尔衮,同样也把目光投向了伊斯坦布尔。

在过去的两年间,“御驾亲征”的多尔衮率领近五十万“蒙古”以及哥萨克大军,从多个方向向罗刹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即便是罗刹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也很难抵挡这支装备着先进火器的“蒙古”大军。

尽管罗刹是欧洲国家,可实际上地处东欧的它技术极其落后,这个时代罗刹本土的军工厂产量有限,比如莫斯科南边的图拉,每年仅只能生产几千支皮肖火枪,因此多年来他们一直向西欧大量购买军火,在与“蒙古军队”交战的过程中,接触到燧发枪的罗刹人开始许多老旧的皮肖火绳枪被改造成燧发枪,同时开始扩大武器的产量,不过他们仍然大量从西欧,尤其是英国以及北法联盟购买两地仿制的中国燧发枪,在战争爆发后更是如此,仅在1666年一年就购买了100000支火枪以及上万把军刀,还有数百门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