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在的古里河卫并不是永乐年间的羁縻卫,而是明军的千户所,乾圣五年,一千明军奉命进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大明最北方的卫所。而无论是流官也好、卫所也罢,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维持统治是需要银子的。在地方税源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中央财政支付。
这也有了“除了几张皮子,罗荒野一无所有”的说法,甚至有人说“皇帝对‘罗荒野’念念不忘,就是忘不了那几张皮子”。
可是金河的发现却改变了世人对“罗荒野”的印象。
原来“罗荒野”的河里有金子啊!
一夜之间,人人心向“罗荒野”,不对,是人人心向“金河”。
到金河去!
到金河去!
淘金热的狂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在这阵狂潮之中,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冷静,尤其是当一块重达十几斤的狗头金在乾圣十六年被勋臣收购献给皇家博物院公开展览之后,金河变成了金山。淘金热变得更加火热了。
不但很多普通人纷纷倾家荡产买船票去金河,甚至就连同一些勋臣也把目光投向了金河,在他们纷纷成立金矿公司,开采黄金的同时,在康国公府里,一个年轻人却把眼睛盯上了“罗荒野”。
康国公陈无敌是大明的顶极勋臣——非但本人是陛下的家臣,甚至他的女儿还是太子妃。与旧时大明皇家不与勋臣联姻,以避免外戚扰乱朝纲不同。乾圣皇帝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特意制定了《皇家通婚法》,规定皇子正妃必须是勋臣之女,皇女必须下嫁勋臣。同时又制定了《贵庶通婚法》,勋臣之子必须以勋臣之女为正室。
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
说白了,就是吸取了崇祯面对王朝覆灭时,文臣无能,勋臣无力,外戚无权,最后无人能用,只能坐视失国的局面。
而且以勋臣统武,以勋臣平衡文官,本身就是乾圣皇帝的制定的策略,所以,在乾圣朝,勋臣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权贵,不但有权,而是有钱。
不过,虽说是权贵,可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嫡长子之外的长子也好,次子也罢,都必须要在成年后出府自立门户,甚至还制定了“非祭祖不得返府”的规矩,总之一句话,皇家信赖勋臣,但同样也会防犯其坐大。
作为的康国公府家的九公子,还差三个月就十八岁陈哲昆,一直在为自己的将来做着打算。
他并不想重复其它几个兄长那样的日子——考入军校,以军职为生,或者靠着南京等地的铺面为生,当个闲散公子哥。或者随某位皇子就国海外,这往往是勋臣次子们最好的选择,他们到了海外,也是一国开国勋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