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想了想,又说道,
“但愿明朝皇帝能明白孤的这番苦心吧!蒙古与大明何必打打杀杀,和和睦睦的永为友邦多好……”
对于多尔衮来说,他是真的想和大明和和睦睦,长长久久的处下去,甚至到了不惜大清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的地步,毕竟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当初的那个大明。不和友邦搞好关系,那肯定是要吃亏的,而且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多尔衮才会在内心中充满这样的期待,甚至渴望。
有时候人就是如此的耿直。面对强者,吃过亏,挨过打之后,所想的不是报复。而是想着怎么讨好对方,巴结对方。
一句话说完,人就是贱脾气多,而多尔衮同样也是如此。或者说他有那么一点的倾向。甚至于整个爱新觉罗家的人都有这种倾向,要不然怎么会对杨大人卑躬屈膝到那种地步?也就是这种爱新觉罗家的才会在普通百姓面前趾高气扬。
哪怕就是亡国,一百多年后,人家还能趾高气扬的在外地人面前。显摆人家正黄旗的优越感。
其实吧,这个都是人家祖宗的老家本领,见风使舵,欺软怕硬,当然最重要的是大清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这才是真正的“友邦之友邦啊”。
第935章
南京。
这座长江岸边的大明国都,打从入秋起,就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模样。
金陵的皇气回来了!
大明的气数回来了!
自打英明神武的乾圣皇帝登基且宣布还都南京后,大明朝的气数似乎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明的背运似乎就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