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圳笑道:

“看来幕府那边已经非常明白了,想要击败建奴,就必须操练新军,使用新式武器,他们能下定这个决心可不容易啊,有魄力!”

其实,幕府方面对新式武器的接纳程度倒也不低,不过,受限于财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装备大量低劣的仿制货。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军队的体制,武士阶层的存在让幕府仍然维持着旧式的军队。而不是为了顺应时代,适应火器,对军队的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现在能大刀阔斧的对军队进行改革,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

实际上,那怕日本表现上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但是和近代黑船来袭后一样,幕府并没有立即作出反应,最终因循守旧的幕府被主动学倒幕派击败,而最后倒幕派中的守旧派,又在“西南战争”中被击败,如此争斗二十余年,才有了后来的明治维新。

所谓的好学并不是说他们所有人都好学,而是因为不好学的被打倒了。就像晚清一样,当变革无法阻挡的时候,阻挡他的人也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就是被革命。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像满清那样的殖民政权,会为了一姓一族之私,不计代价的阻挡变革有维护自身的统治。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变革的结果就是革掉自己的命。

他们的保守哪里是保守。不过就是用保守来维系统治,维系自身的特权。能够坚持一天是一天。至于什么国家的未来,他们压根没有考虑。

君不见,近代三大病夫,满清,印度,土耳其不都是殖民政权吗?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如此的一致。

就是抗拒变革。

现在的幕府之所以愿意接受变革,一定程度上的变革。其实也是迫于压力。

“殿下,”

腾田说道。

“这些年幕府长进了不少,臣担心如果天朝提供给他们军火,幕府的实力会进一步状大,到时候,不利于监国返回日本,更不利于王政归还。”

腾田的语气有些紧张,因为他很清楚。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大明,无非就是学习的多与少。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学明则强。幕府的变化自然让倒幕派有了危机感。

这也是腾田火急火燎的赶到大明的原因。一方面是想借助大明阻挡幕府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想趁着幕府实力薄弱时,尽快打倒他们。

朱和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曾和父皇沟通过。在父皇的计划中,日本是大明必须征服的目标,不是之一,而是必须彻底占领的,并不是因为他可能给大明带来的威胁,而是因为他有前科……好吧,还是因为将来可能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