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完这首诗,朱国强朝着远处看去,然后问道。

“西北毛家可还在?”

“在的,在的。”

不待父王回答,朱慈赏就连忙答道。

“嗯,在就好。”

朱国强点点头,德王府王府西北缺一角,那里原为居民毛氏之宅。当年德王为扩大王宫,以巨款买毛宅,毛氏坚决不卖,激怒德王,把毛氏二子抓进王府,毛二投湖以死抗争。于是济南百姓群起,纷纷向德王提出抗议,面对滔滔民意德王只得让步。因而王府始终缺一角。从此之后,济南也就多了一个节——每逢旧历六月初一毛二投湖之日,聚集湖上划船摆贡,以纪念反抗王府的毛二。“六月初一会”一直延续至今。

在几年前,奉天府府尹曾下旨停办“六月初一会”,理由是有辱皇家清名。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朱国强便用当地诗人王象春的诗回了奉天府:“咸阳官阙已成尘,毛二蜗居可认真?鬼哭城崩当六月,几时秋雨灭青磷。”咸阳官阙为隐示的王宫殿。

对于朱国强来说,这缺的一角,其实未尝不是大明的“德皇与磨坊”。那怕是毛二是以死抗争,但至少抗争的结果是,随着百年间,德王府始终缺一角。毛家一直都是德王家的邻居。

“缺的那一个角,可以提醒世人,那怕就是‘皇家宗亲’也不能肆意妄为……”

其实,朱国强并不介意让人把“毛二投湖”演义一下,比如什么德王受罚,长史罢官流放,从而彰显大明的“司法公平公正”,其实,缺的那一角,未偿不暴露出了所谓藩王的权力,实际上……有限的很,连强占个民宅都是困难重重。甚至还不如某些办事处,人家想拆直接拆,趁着你回老家的时候,直接拆你的,找谁说理去。能给你一些赔偿就已经是老天爷保佑了。

当然现在毛家的房子可以作为某种象征,象征着大明的司法制度,即便是权贵也无法侵吞普通百姓的财物。

这样的故事编的越多,对统治者就越为有利。

回头看着朱由枢,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便宜老爹。这些年他倒也识趣,当年他在德王府里当着那尊泥菩萨,什么事情都是不闻不问,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要不是因为对这些大明的亲王们另有打算,朱国强也不介意他们在这里安享晚年。但是现在不行,对于这些亲王,他另有打算。

朱国强笑道。

“藩王虽然贵为亲王,可即便是这一角之权也是没有的,可若是为诸侯,虽然不能说是金口御言,可却也是出口成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