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些力役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兴修水利,古代许多“贤臣”在地方动辄修渠数百里,修堤百里,怎么修的?靠的就是征发力役。百姓服役时,非但要干活,而且还要自带粮食。

你不想服役?没关系,官府会让你服。不仅心服,而且身也服。来年再给你派个几百里外的力役,不死也得掉层皮,倾家荡产再寻常不过的,家破人亡也不罕见。

优免差役。这四个字,看似不起眼,可实际上,真正让人趋之若鹜的恰恰就是这四个字。

至于田赋,大明十几亿亩田,一亩才收多少税?几十文钱而已,小钱。

当然,有钱的话,也可以交钱免役,比如城里的百姓,商贩往往都是交“免役钱”,这笔钱……基本上都进当官的腰包里了。

可便是如此,这个钱也不是谁想交就交的。要是大家都交钱免疫了,到时候这水渠谁来修?官道谁来修?谁给官老爷抬轿?甚至就是衙役里头,也有不少是力役。所以,能交免役钱,那也是少数人的特权。不是你想交就能交的,能交得上的自然也都是体面人。

不过现在的大明,却已经准许百姓缴纳免役钱,免服力役。当然,这笔钱不少,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绝对是个负担。所以普通人家往往还是选择服力役。

只不过现在大明朝的力役更科学,只有冬闲,还有汛期防洪可以征发力役,其他的时间官府必须花钱雇佣劳工。

而现在正是冬闲,工地上的都是服力役的百姓。面对着如此宏大的工地,朱国强却显得颇为志得地说道。

“我大明兴修铁路,平时雇佣劳工,到了冬天,则冬闲发动群众建路基,最多的时候,从南到北甚至有不下百万百姓一起修铁路,这几年,我大明的铁路从无到有,去年已经超过三千里之数,今天至少再修三千里,最多十年,我大明各省都将会修通铁路……”

利用冬闲组织群众建路基,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成功经验,动辄百万人的大会战,什么上河工啦,上路工啦,几个月的时间挖一条人工河,修一条铁路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那会百姓积极性高,也是自己带粮食。

只不过搁大明这边,是征的冬役,往年的冬役,百姓要么是兴修水利,要么是修筑官路。而这两年又多了个“路工”,不过服这个“路工”不需要自带伙食,饭食管饱不说,甚至每天还有十文钱的补贴。

咱乾圣皇爷厚道啊。古往今来,那朝那代服力役不是自带干粮?

这时西娜拉悄悄靠了上来,乖巧的低声道:

“爷,既然我可以参加煤矿的拍卖,那是不是可以在火车站附近买些地?”

“在火车站附近买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