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云南大体上是三方势力混杂角力,一方是黔国公府,和明朝其他的公府、侯府不同,黔国公府从初代西平侯沐英开始就到了永镇云南的世职。
面云南作为世代为土蛮居住的地方,之所以能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因因为大明开疆拓土的方式与其它朝代不同,就是开设卫所,屯田驻军。就是利用军事移民掌握边疆,云南归属华夏,靠得的是什么?
靠得就是那些隶属于卫所军籍军户,这些军事移民都归黔国公,归沐家管。
在沐英率领三十万大军屯田云南之前,云南压根就没有多少汉人居住,也正因如此,经过两百多年繁衍惩处,云南总兵官衙门下辖的军户,远多于云南布政使司所管的民户。
至于沐家拥有勋田更是占到云南在册土地的三分之一还多!算上没有登记的隐田,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
拥有土地、人口和财富,可以公开豢养家臣、私兵……其实,云南黔国公基本上就是一个封建领主!不过,也正是靠着这个封建领主,云南才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
对于朱国强来说,他并不介意在“南蛮地”推行类似的政策,让南蛮地上多出几十位朱家的“郡王爷”,让他们作为封建领主,把“南蛮地”变成大明的一部分。
而云南的另一方势力就是朝廷派出的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衙门,他们掌握着云南的民政、民户。其中的巡抚衙门直接掌握了一部分的军队——乾圣元年改编的就这批雇佣制的军队,平定土司叛乱后,他们就地屯田驻军,从雇佣军变成了军户,也是最让沐家如鲠在喉的一部分。
至于第三方势力,就是形形色色的土司。这群土司世代居住于云南,在明初时,曾效忠蒙元十余年,顽强抵抗沐英的进攻,后来降服大明后,也是时而服从,时而复叛,不过在大部分使得都是臣服于大明。而臣服于大明,更多的是臣服于沐家。
而这三方势力,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间,早就达成了巧妙的平衡,互相牵制,又互相扶植,沐家借土司自重,朝廷借沐家弹压土司,土司于朝廷沐家之间,避免被两者压榨。
而乾圣元年,朝廷派军入滇,后来平定叛乱,于叛乱地区改土归流,设立军府,毫无疑问的打破原有的平衡。新设军府不归云南总兵官管。
对此,沐家可谓是如鲠在喉啊!
问题是他们还说不出什么,毕竟,两百多年间,云南军户和内地没什么区别,甚至沐家也是靠着几千家兵以及土司兵维持战力。
可是朝廷在云南的势力扩张,让沐府上下难受啊!
毕竟两百多年来,沐家就是云南的土皇帝。
朝廷的势力扩张,对沐家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一旦朝廷不需要沐家弹压土司,那沐家……也就是和其它国公一样,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