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
还是伪顺?
还是朝鲜,或者安南?亦或者缅甸。
或许儒家有这样的不是,那样的不对,但是儒家却构建华夏的基本价值观,这个价值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形成——就是“华夷之辨”!
估且不说风俗语言,就是士人内心的骄傲,也会让士人不愿意投靠被视为夷狄的安南、缅甸等国,那怕就是号称“小中华”的朝鲜,搁士人的眼里,其实也是……夷。
夷狄是什么?
季布给出过答应:“夷狄譬如禽兽”。
堂堂华夏之人,过去投奔到海外,都是天朝弃民,都是自甘堕落与禽兽为伍,更何况是士人。
这几年,大明是靠着“衣冠南渡”或者“抚夷归夏”等历史典故,才勉强改变了人们对海外的态度。加上一船船“南洋米”的运来,让国人意识到南洋的富庶后,人们的态度在改变着。
但是士人呢?
士人的选择是有限的,毕竟,他们没有经过过饥饿的考验,不需要为了一口饭食远赴海外。
可是,士人同样也是饥肠辘辘的——对于这些屡试不第的士人来说,他们渴望着机会,渴望着出人头地的机会。
过去,他们没有选择,是因为周围都是“禽兽”,总不能自甘堕落与“禽兽”为住吧!或者与逆贼为伍吧!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海外诸侯们却不同,他们同属华夏!
他们的血统与中原的皇家一样,是中原王朝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