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不同,只要燧石击打火台,就会冒出能点燃火药的火星。那怕是它比不上击发枪,可总胜过没有吧,况且,最重要的是自己能造这玩意,不至于花大价钱从明国走私。
“这应该是咱们用的五钱火枪吧。”
旧式的鸟铳,弹重只有三钱,口径小威力不大,不能破甲,所以平虏军才改用七钱火枪,民间仿制的燧发枪也大都用七钱弹丸,满清仿制的也是7钱燧发枪,不过后来却慢慢的改用了五钱火枪,一方面是因为蒙古人不披重甲,另一方面是因为铸子弹的铅来自关内,五钱的铳子……省钱啊。
顺军同样也是如此,甚至为了省铅,他们还有一大批三钱燧发枪,相比五钱燧发枪,它的铅子更便宜,至于破甲,没必要啊,毕竟,那怕就是清军的盔甲也是越来越少。盔甲那能比得上火枪。
“陛下,它看着是咱们自己打制的五钱火枪,可实际上,它可是线膛枪!”
“什么!”
李过不禁惊问道。
“你说他是线膛的……”
急忙拿起火枪,李过就着枪管往里一看,看着枪管里清晰的膛线,他惊喜道。
“这,这是咱们的?”
李过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整个大顺,不过只有几千支线膛枪,既有高价买来的,也有缴获的,那些线膛枪外形都不同于五钱火枪,两者的枪管口径也不一样。
线膛枪!
要说那么多火枪之中,什么火枪最厉害,恐怕就是线膛枪了,它的射程又远又准,而且威力极大。可问题是大顺的工匠造不出来啊,甚至就连那些王恭厂的匠户都不知道那玩意是怎么造出来的。
“没错,陛下,咱们现在也能造线膛管了,原本臣和工部的能工巧匠们一直在寻思着这线膛到底是怎么刻出来的,可前后用了几年的时间,都没弄明白,这不,前阵子从关里逃来的工匠,在一旁指点着,咱才算是弄明白这线是怎么刻出来,说起来,这办法倒也不复杂……”
在苑景文说着制造膛线的办法时,李过激动地说道。
“苑卿家,这次你可是为咱们大顺立下了大功。有了这东西咱们这次西征可就是如虎添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