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晋商的脑袋搁在那摆着呢。
你不交试试!
没有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大家伙都这么自觉的缴税,大明的国用一下子就充裕了许多。而且今年又有那么多乡绅退了田,那些退出的田多出的钱粮也是海了去了。
往后,乾圣朝的钱粮,应该也没有人会拖欠啊!
当然,乾圣朝还真不怕他们拖欠,毕竟,这位皇爷和历代皇爷不一样啊。
很快,阁臣们也过来了,朱国强让毕拱辰把新钱拿给他们。
看着看着,在称赞着新钱精美时宋学朱忽然问道:
“毕尚书,咱们这‘乾圣通宝’怎么和银元一样,为什么不用方孔钱?”
从秦代铸半两钱开始,取“天圆地方”的方孔钱,就是历朝铜钱的定式,就是之前制造的“乾圣通宝”也是如此。
毕拱辰连忙解释说:
“首辅,我朝制钱,与过去翻砂铸造不同,全部采用机制铜钱,就是用铜板压制造,而采用机器压造时,需要增加一道打撞中心钱孔的工序,费工费时不说,而且质量难以保证,成本太高,效率下降,铸钱越多亏损越大,因此铸量受到限制。所以,为了节省开支,才采用与银元类似的铜圆。”
“哦,原来如此,不过百姓早就习惯了方孔钱,改用这种铜圆,会不会造成不便?”
其实,大明的银元也是源自于辽东,源自于“辽东军饷”银元,那些制造精美的“一两银元”,因为含银量统一、重量统一,而受到市场的欢迎,商人非但不会将它熔化,而且还会拿它作为统一的标银。
到乾圣元年后,户部先后制造了一钱、两钱、五钱以及一两的“乾圣银元”,这些重量标准、成色统一的银元,从投入市场的那天起,就深受百姓欢迎。
毕拱辰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