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即便是直到现在,那一百多亩地都没有垦完,所谓的军田,实际上就是无主荒地而已。可即便是如此,那也是世代免田赋的军田啊!

“李百户,再走二十里,就到颖州卫了,咱们和那边交接一下,这趟差事就算办完了,哎,可惜了……”

王老实的话音一落,旁的赵富家也跟着说道。

“可不就是,这些人可都是上好的劳力,咱们留下来,给咱种田多好,结果都去南洋了……”

“可不是,咱家一百六十五亩地,一个人那能种的完,到现在也就只垦了三十亩,皇爷待咱们是厚道,就是不准收家奴,将来皇爷让咱们出征的时候,难不成就让婆娘带着孩子在家耕那么多地……”

他们之所以会这么抱怨,是因为五军都督府有严令,要求军户不得收家奴,违令者一率军法从事——不但收回军田,而且还会取消军户身份。这样一来,大家自然不敢收家奴。甚至就连同佃户也是慎之又慎,顶多也就是雇上几个长工。

“得了,你们一个个的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收家奴,瞧你那得兴,要不是咱们来的时候,个个都带了两千斤粮食过来,这场蝗灾你们一个个就能舒坦了……”

李得利随口训斥道。

“你们一个个的光想着过老爷的日子,也不想想,过去咱们过的啥日子,想要家奴,成啊,往北到黑龙江去,搁那弄几个朝鲜家奴,都督府绝对不管你,要不然就去南洋,弄几个土人家奴也行。你们一个个的,才过几天的好日子啊。”

骑兵们的话声传到流民的耳中,他们无不是满面的羡慕,这世间不是每个人都有当老爷的命,但是现如今谁不知道乾圣朝的军户好啊!

与过去的军户穷困潦倒不同,乾圣朝的军户,个顶个的过得都不比老爷差,和那些举人秀才一样,不当差不纳粮不说,就连他们的田那也是世代免税的,算起来,就是考上秀才也不一定能比得上他们,毕竟,秀才的功名不能传给儿子,可军户的军田和军身却能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哎,老哥,瞧着你的身子这么壮实,当年起流贼的时候,老哥您要是投了官军,指不定现在也就成了军户,你瞧瞧人家,高头大马骑着多威风,家里还有良田上百亩,老爷们过的日子也就是这样吧,这都是命啊,当年流贼起事的时候,咱要是一刀砍倒几个流贼,指不定也就是咱大明的军户了,老哥,您说是不是?”

旁边的话声让赵念宗只觉得头发一麻,甚至脖颈也有些发凉,我的老天爷,还好没开口,要不然自己这脑袋可真就成了这些人垫脚石了。

好嘛!

这些个穷光蛋,一个个的都他么的疯了,居然想割流贼的脑袋换个军户当,这,这可真是……这世道咋这样了呢?

赵念宗是那个心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