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孙可为明明是读书人出身,可却甘愿从贼,如此,将来又以何面目面对先人?”

面对周遇吉的指责,孙可为倒也不气,他只是看了看周遇吉,然后坐在那说道。

“这几年,我于大顺营中,为其出谋划策,看似大顺能成就这番功业,与我脱不开关系,可是实际上,我不过只是顺势而为,要是朝廷能于河南等于赈济难民,安置流民,李闯又怎么可能崛起?大明又何至于会如此?”

就像是与老朋友聊天似的,孙可为坐在那,与周遇吉聊了起来。

“周将军,你说,要是当时在宁武关,你麾下要是有一万人马,李闯又岂能攻得下宁武关?可为何宁武关没有援军?”

“朝廷无兵可派。”

“朝廷为何无兵可派?辽东有几十万精锐边军,周总兵,为什么连区区几千人都派不出来?”

孙可为的反问,让周遇吉心叹一声,却没有说话。

“有人建议调辽兵,可有言官称如此必定会让平虏大将军坐大,都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还是防犯自己人,平虏大将军要想篡位,又何必等到现在?”

冷笑之余,孙可为继续说道。

“要是早日调大将军勤王,又何至于如此?甚至就连崇祯自己,大臣建议其南幸南京,结果言官一反对,他也就作罢了,现在想起调天下兵马勤王了?可来得急吗?如此种种,这天下怎么可能不丢?”

坐于囚车里的周遇吉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位贼寇的丞相,他能够感受到其话语中的怒气,这种怒气与不满,大都是针对崇祯,针对朝廷。

“大明的江山,就是葬送在他们这些人的手里……”

顿了顿,孙可为盯着周遇吉说道。

“周将军为这样的人送了性命,值得吗?”

“孙贼,你休想动我心志,周家世受国恩,绝对不会背主降贼,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周某人也绝不会降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