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兵!
哪怕是直到现在,他还是觉得有些恍惚,毕竟,是压根儿就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老哥,一年三熟啊!”
突的,旁边传来一个声音,是孙铁匠。他叫什么名字,他自己都不知道,小时候被人叫“小铁匠”,长大了,他爹老了,他就成了“孙铁匠”。
“啊?”
“我听人说啊,河口城,一年能三熟!”
“什么?”
“河口城啊!”
孙铁匠咪着眼睛说道。
“从台湾往南一千里,也就是几天的水路,然后就到了河口城,咱们世子爷在那天了个新城,比台湾还好呢,河口、河口,知道什么河口吗?”
就着宋老丁的烟袋点着烟袋,孙铁匠乐呵呵地说道。
“河口,就是大河口,到处都是河,那样的地方还能旱得着?一年能三熟,一亩地能收七八石粮食……”
种种与河口城有关的传闻,孙铁匠的口中被道了出来,他也是流民,这些都是在他在安置所、在工地上听说的。
也正是这些传闻,让工地上的流民对“海外的鱼米之乡”充满了各种想象,那怕是他们习惯了种旱田,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想象着海外的富庶,想像着大米饭管饱、管够的日子。
那可真是好地方啊!
可是那样的好地方,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要排队、要等上一些日子才能有去那里的船。
他们为什么不再等下去?不还是因为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