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几年聚集在多尔衮身边的大都是他的兄弟、子侄,因为黄台吉的继位后对兄弟们的打压,至于所谓的“独爱多尔衮”,更多的是因为多尔衮会做人,会把所有的一切都掩饰在内心深处!
可其它人不同,只要稍有表现,动辄削牛录、削爵位,甚至直接处死。也正因如此,当多尔衮与皇台吉决裂后,才会有不少兄弟子侄都站在他的一边。
擅长用骑兵的聂克塞一直被费扬果当成“奇兵”掩藏在后方的辽阳城内。既然是奇兵,那就要在最恰当的时机投入战场,而现在,当明军全阵投入战场的时候,就是费扬果等待多时的机会,
一直隐藏在辽阳城内的六千骑兵随着聂克塞的一声令下,像闪电似的冲了出去,他们在城外,一边冲锋一边聚集成一股洪潮,随后又分别从左右两翼绕围过清军的主阵,朝着正在进攻的明军飞驰而去。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这一大片浩浩荡荡的八旗骑兵手里挥舞着各种兵器,有长刀,有骑枪,当然也有他们最擅长的骑弓,满清不一定是骑射立国,但是蒙八旗肯定擅长骑射。
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就那么纵马奔驰,不过他们的队列显得有些凌乱,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队列,瞧,模样倒是有点像是三五成群,不过,即便是如此,这一只浩浩荡荡的骑兵奔驰时,仍然掀起了一大片在喧天的尘烟。
这些骑兵一出现,就成为了改变战场态势的一支生力军,而他们同样也是费扬果埋伏下的伏兵……
第426章 瞬息万变
闪亮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其它任何一支明军不同,平虏军尽管是一支近乎纯火器化的部队,但是每个官兵训练中,都被灌输了“敢于刺刀见红”这一思想,毕竟在这个“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的时代,刺刀突击决定决定战斗的最终胜负。
当进攻的命令的下时,这些在训练场上每天都要练习千百遍刺枪术的战士们,立即以右手紧握枪托,枪口向上,左手握着枪身,然后长官的命令和哨声,就像训练时要求的那样,坚决且勇猛的发起了冲锋,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呐喊。
一时间,战场上尽是一片喊“杀”,在气势上堪称是勇猛至极,毕竟,这一切都是经历了上百年血战积累的经验,在冲击肉搏时,首先就要在气势上压倒敌人!这种义无反顾的气势,正是刺刀冲锋的核心所在。
这样的气势如果换成一支意志不紧的军队——比如一百多年后的清军,他们必定会丢盔弃甲往后逃窜,但是现在的建奴,正是事业上升期,不,刚开始进入下滑期,这些刚从山林里出来没几年的蛮夷,那点蛮不畏死的勇气还是有的。
那怕就是八旗的汉军,那也是如此,毕竟八旗该有的待遇,他们统统都有!田产、包衣、女人,该有的他们一样都不少!况且还有严酷的军法约束,往后退一步,那可是真的会砍脑袋的。
可以世袭给子孙的待遇再加上毫不留情的军法,让他们在炮火中坚持了下来,同样让他们在勇猛的有如排山倒海的刺刀冲锋中,坚持了下来,不但坚持了下来,甚至于他们还上起了刺刀,准备要和明军肉搏。
肉搏!
咱大清国没怕过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