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凯不是王府的家奴,可是王府会定期到工厂查账,所以这人倒也非常规矩。
当然,这也和这家工厂的产品有一定的关系,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它一直生产诸如炮弹、盔甲、刀兵之类的军需品,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在市场上畅销。
进入工厂后,李凯就指着大门西侧一片新起的房屋说道。
“世子爷,您瞧这几间房子是专门铸造炮弹,旁边那是化铁炉,化铁炉把废铁化成铁水后,造成炮弹,再送到那边进行退火韧化,然后再送到磨床上磨光铸缝……”
为了提高炮弹的产量,工厂生产的炮弹都是用铁模铸造,但这导致炮弹都是白口生铁,而为了解决弹体上腰间铸缝,需一道打磨工艺,这将白口生铁铸经过退火韧化,增加铸铁韧性,让铸件可以进行切削、打磨加工。铸铁韧化技术倒也不复杂,只不过是厂里增加一个闷烧炉的事情。
虽然看似增加了生产难度,但因为磨床用的是水力驱动,成本增加的非常有限。相比于成本的增加,光滑的炮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这种成本的增加无疑是值得的。
对此朱国强自然非常高兴,毕竟,这种“半流水线”生产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厂里的工匠们倒是挺会改进生产工序的。
“这种连续生产,是咱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李凯回道:
“世子爷,是厂子里的工匠们自己瞎琢磨的,比过去分在各个车间里制造提高了产量不说,而且还降低了成本,小的算过,就是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转运,也需要工人的工钱、车钱,瞧着不起眼,可能也省出些银子。”
“降低生产成本,有时候就在细节中。”
“可不是这个道理!”
李凯感叹道。
“后来几个人瞧着我给提这个建议的工匠赏了几两银子,他们就在那里瞎琢磨了一阵,愣是又找出了一些地方,稍微改动了一下,产量提高了不少不说,一个月还能省下上百两银子……”
“居然有这样事啊!”
朱国强忍不住惊讶道。
“李主事,你注意一下,把这些改进的工序都记下来,然后整理出来,往后咱们办厂也有个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