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要不是世子爷借粮,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啊!世子爷于山东百姓实在是恩深似海!”
面对这样的马屁,看着面的几人,朱国强摇头说道。
“借粮没关系,关键是今年怎么办?我看了一下资料,十年山东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或旱或蝗,或是先旱后蝗,十二年,增加到了一半,这旱情蝗灾一年比一年严重,怎么办?如果全山东的百姓,都要赈济,到时候,那有那么多粮食赈济?”
旱、蝗接连不断,这是晚明最大的特点,由于过度干旱,早在四年前就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蝗灾。从三年前起,蝗灾向西扩展到关中平原,向东扩展到以徐州为中心的山东及南直隶北部,然后扩展到南起淮河、北至河北的广大地区。甚至向南,蝗灾的面积已经扩大到长江流域,并形成了形成东西上千公里、南北四五百公里的大灾区。
旱灾、蝗灾接连不断,仅仅只是靠赈灾是又岂能救得了所有人?大明最后就是被这样的灾害给拖垮的,击垮大明的并不是流寇,而是饥饿,因为饥饿把数以千百万计的百姓变成了流寇!
这场大旱在不少人看来,甚至可能就是天要亡大明的征兆。在这场大旱中,千万人饿死,千百万人沦为流寇,从此之后大明就在没有消停的日子,后来,就没有后来就了。
但这哪里是天要亡明呀?明明就是天气要亡明,其实这样极端的天气别说是明朝。换成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能支撑下来。
为什么在崇祯13年之前,官军还能够不断击败流寇?可从今年开始,流寇就势不可挡了?
说白了,就是因为饥饿让数以千百万的百姓沦为流寇,官军嗯,对的不再是几千或者几万流民组成的流寇。而是千百万时都会变成流寇的百姓。
李自成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得到充足的兵源。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兵马。
针对这么多灾民,怎么去赈济他们?粮食?
这可是上千万甚至几千万难民!什么就赈济他们。哪有那么多粮食啊!
面对世子爷的反问,众人都沉默了下来,身为地方官员的他们,又岂不知道世子爷说的是事实,只是……这是天灾,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世子爷,臣听说……”
沉默良久,宋学朱看着世子爷说道。
“此时大军南下,在南直隶缴获了不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