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且不问他有没有军事才能,他既然下令兵马回营,而且又只身过江,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不想打!他想谈!
范复粹确实想谈!
他想谈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他相信朱慈颖绝不会反,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没钱了!
其实朝廷一直都没有钱。只不过现在更困难一些,但是真正的苦日子还在后面。
毕竟现在南京让眼前的这位德世子给占了。他不仅占了南京,而且还掌握了扬州。
只要他愿意,今年南直隶就不可能有一文钱的税银解到北京,甚至于就连江南的漕粮也无法起运——杭州正好卡住了大运河!
这对于本身就穷困莫名的大明朝廷来说,自然是再致命不过的打击。
从崇祯元年进京,期间虽说巡按江西,陕西两地,但是回京后先进大理寺,后直接升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已大理寺之职代理刑部,进入内阁,可以说是大明朝罕见的提拔。也正因如此,对今上他一直怀有极深的感情,这也是他主动请旨督师的原因。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逼反朱慈颖,朝廷恐怕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住,现在的情况是朱慈颖占着南京、据着扬州,死死卡住了朝廷的命门!
漕粮断绝、饷税断绝,还怎么打?
甚至于,通过私下的几次试探,他相信陛下也知道眼下的困境,但他在硬撑着。可这些事情,不是硬撑的啊,朱慈颖再怎么着也是宗室,虽说行事偏激,可大抵上还是在框子里的啊!
当然,打从朱慈颖在黄河岸边止兵不前后,范复粹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他不想反!
同样也在等待着朝廷做出选择,到底是逼反他。还是做出其他的选择?
逼反他对于大明而言,没有丝毫的好处。
好吧!
既然众人皆醉,那就由范某人出面吧!
于是乎这才有了范复粹的主动请旨督师,当然,那篇《讨建奴檄》也让他明白了德世子的初心。